现代中国文学新探

节选

[

  《现代中国文学新探》:  新世纪出版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有的文本之所以没有处理好创新性与真实性的关系而导致历史真实感的缺乏,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书写主体来说,应该确立辩证的文学史真实观。关于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客观性”真实与“主观性”真实及其两者关系的讨论并不是新命题,不过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其论述清楚并形成共识是十分困难的,至今仍是各持己见,文学史书写实践也显示出明显差异,这是文学史建构的良性常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曾撰文申明:长期以来,在我们研究中国新文学或编著新文学史的思维框架中,总是把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认定“客观性”真实是文学史研究的全部生命,“客观性”真实既是追求的起点又是追求的终点,唯此才能达到“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高理想。这种“客观性”真实的理想果真能实现吗?文学史写作实践反复证明,这种追求诚然有可能接近文学史的本真,“但是这恐怕是个永远不能完成的工程,也是个永远不能变成现实的理想”。这是“因为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带有相当的命定性,它们是已经过时了的历史事实”,“不可能保持原来史实的完整性和确凿性,也很难再现过去历史的全部真实性”;“更何况我们后来者根本无法重新踏入前人经过的同一条河流再现原生态的历史,现时文学史研究的对象主要凭借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书信日记、回忆材料等”,而“这些只能算作记载已逝历史信息的符号,它们虽具有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却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的本体真实”;“特别是现代文学史的客体与当今研究文学史的主体分别处在各具自身规定性和特定文化氛围的时空中,它们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种种不可调和的冲突”,这怎能使书写主体消除冲突或隔膜去发现并认同对象客体的全部真相?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论文的形式, 从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形散神不散的维面作了探索: 一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理论作了新的思考和求索 ; 二是就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进行了再评述或再补充 ; 三是就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评论进行了分析, 既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评论, 又包括对文学研究著作的评论。

]

目录

自序文学史学卷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现代文学史书写在突围解惑中创新趋优——治学修史的粗浅体会中国现代文学通史书写范式的调整与更新评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范式的重建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文体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现代文学史书写“认知模式”的调整或解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去政治化”管窥质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文学史举证现代文学史书写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学员创造力与文学史教学改革文学思潮卷重探《新青年》与国语文学主潮透过《新青年》触摸五四文学革命真相弘扬“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精神鲁迅个性意识的当代思考“民族的文学”与“世界的文学”——论茅盾现代文学观的前瞻性以比照视野重探胡适的人本文学观当代文学批评应强化诗性维度文学评论卷遵循鲁迅杂文传统不断开拓前进——读《田仲济杂文集》有感谱写社会底层流浪者的生存欲求曲——读修白中篇《空洞的房子》有感满怀豪情唱英雄——读王延唏《共产党人之歌》五四文学发生学的新洞识——序《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突破难点解开密码探索新天地——序《中国当代革命战争小说情爱叙事研究》富有探索精神的创新之作——序《中国现代边地小说研究》

封面

现代中国文学新探

书名:现代中国文学新探

作者:朱德发著

页数:332

定价:¥48.0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209102315

PDF电子书大小:6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