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

本书首先比较详尽地对通识教育的缘起,当前世界*为流行的大学通识教育理论流派,以及各种理念下实践模式的类型与特征,都作了比较充分地理论辨析与阐释,廓清了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其次,书中探讨了港澳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以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三所区域内比较著名科技大学为案例,剖析了这三所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课程领域与内容、修读方式与制度安排、实施策略与管理等基本特征;*后,对我国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出重构中国内地(大陆)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讨。

]

内容简介

[

近些年,我一直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提倡传统大学教育应该转向实用型高等教育,我们的教育确实在转型,但是虽然我们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精神生活并没有相应提高,甚至出现社会道德大幅滑坡的怪现象。可以说,科技文明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非人道化地使用科技也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甚至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生存。作为研究大学教育的工作者,是否需要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因为大学由过去处于社会的边缘到进入社会的中心,引领社会的进步。大学尤其是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不是出了问题?事实上,这些年我们的大学校园科学主义教育盛行,人文主义教育缺位是不争的事实。过于我们过于重视工具理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进行价值方面的教育,缺少对学生进行人道、人性、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价值教育。西方国家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经验是重视大学通识教育工作。这不仅是新的科技时代需要学生懂得知识与能力整合的教育需要,更是在当下科技文明时代,人们使用科学技术时的价值方向教育的需要。我国港澳台地区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这些年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许多做法也相当成熟,研究、学习与借鉴实为必要。

]

作者简介

[

马早明,1966年生,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3年),是美国俄亥俄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年),曾在美国、波兰、中国港澳台地区高校出访或讲学。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其研究领域是比较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港澳台教育和东南亚教育。

]

目录

**章 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与哲学基础**节 通识教育缘起与概念内涵辨析一、通识教育的缘起二、通识教育概念内涵辨析 第二节 通识教育实践演进的历史逻辑一、由连贯统一时期(1636—1820年)向分散碎裂时期(1820年—19世纪末)转型二、由分散碎裂时期向连贯统一时期转型(19世纪末—1945年)三、20世纪50年代的连贯统一时期向20世纪70年代的分散碎裂时期的转型四、由分散碎裂时期的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三节 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分析一、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原理二、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三、当前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第四节 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类型及其哲学基础一、通识教育理念流派及其哲学基础二、西方人文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模式演进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及其哲学基础第二章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节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一、“传统博雅” 通识时代(1989年前)二、“人文科技” 通识时代(1989—1998年)三、“全人统整” 通识时代(1998—2004年)四、“文化自觉” 通识时代(2004年至今)五、小结第二节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二、通识教育的领域与课程三、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四、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五、通识教育的考核评量第三节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特征一、注重个人体悟和探究的共同核心课程教学二、全面引导学生个人发展管理的新生入学教育三、探索个性发展的辅修、双主修课程四、自主成长的“红鸟计划”五、形式丰富的语言中心辅助课程六、灵活创新的学院特色通识七、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第三章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以澳门科技大学为例()**节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一、1594—1938年:西式移植,教会通识二、1981—1999年:权力过渡,公民通识三、2000—2005年:本土转型,人文通识四、2006年至今:国际视域,多元通识第二节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二、通识教育的领域与课程内容三、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四、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第三节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特征一、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 “全人培养”二、课程领域与内容设置—— “多元化文化论”三、制度设计—— “限制性修读与知识互补”四、通识教育组织管理—— “独立学院制”五、通识教育发展动态—— “小型化与高质量”第四章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以台湾科技大学为例**节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一、学术自治倡“通识”(1950—1984年)二、法之间控限“通识”(1984—1993年)三、民主意识唤“通识”(1993—2002年)四、政治理性促“通识”(2002年至今)第二节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二、通识教育的领域与课程三、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四、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五、通识教育的考核评量第三节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特征一、以“全人教育”为特征的通识教育理念二、以“共同必修与通识选修”为特征的通识教育领域三、以“政府宏观指导、各校专门负责”为特征的通识教育管理四、以“分布必修”为特征的制度设计安排五、以“课堂讨论、小组(个人)报告、文化活动等”为特征的形成性评量方式第五章 香港、澳门和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节 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比较一、香港——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完整的人”二、澳门——培养有教养的专业人士三、台湾——培养通达、有识见之人第二节 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与内容的比较一、香港——“均衡论”二、澳门——“社会本位论”三、台湾——“精义论”第三节 通识教育修读制度安排的比较一、香港——核心通识课程模式()二、澳门——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三、台湾——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第四节通识教育组织管理的比较一、香港——“独立学院管理 学校行政部门兼管”二、澳门——“独立学院管理 协调”三、台湾——“独立学院管理 各学院共同承担”第六章中国内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构建**节中国内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检讨一、核心通识课程模式二、博雅教育通识课程模式三、通识教育实用主义课程模式四、通识教育分布必修课程模式第二节中国内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重构一、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定位的思考二、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与内容安排的选择三、通识教育修读制度设计的再思考四、通识教育实施方式与途径的探讨五、通识教育绩效评估与管理的审思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港澳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

书名:港澳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马早明

页数:253

定价:¥45.0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306058140

PDF电子书大小:7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