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权力论-政府.公民社会和学校层面的研究

节选

[

bsp;对教育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早始于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的美国。此后,无论从教育管理研究的领域看,
还是从教育管理著作的数量看,或是从教育管理学家及
其核心思想的影响力看,美国的教育管理研究始终处于
“一枝独秀”的国际领先地位,而其他教育发达国家则是
在20世纪60年代后才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教育管理方面
的研究。首先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两国“亦步亦趋”,沿
循美国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步伐,努力在教育管理
理论层面拓展各自的研究领域;而英国则始终注重务实
的研究,未发展出类似美国教育管理实证性理论体系,
这种倾向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略有改变。日本、德
国的教育管理研究更多地带有本国的特色,侧重教育行
政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20世纪90年代后,受各国社会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教育
本身发展的影响,各国更加重视和加强教育管理,教育
管理研究同时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趋势。“教育管理
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潜在的主宰位置。不仅有关教育
管理各方面的文本开始成为教育管理出版物中的重头戏,
而且更为普遍的是,有关管理的语言、设想、理念开始
主宰着那些教育工作者们的语言、意识、行为和分析问
题的方式”。①从各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总体情况看,进入
21世纪后,再现教育管理理论的“丛林”。与此同时,
在当代教育管理学的领衔学者人物的积极推动下,“新管理主义”的教育
管理思想在全球范圈内逐步传播和采纳,出现教育管理理论趋同的国际化
倾向。①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20世纪前
半叶,我国早期的教育管理研究紧随欧美,“带有鲜明的外来移植性的特
点”。②在20世纪20、30年代间,以杜佐周、罗廷光等人为代表的教育
管理学者,致力于美国教育管理思想的引进,并将它应用到我国教育管理
理论和实践中,出版了一大批至今仍有影响的教育管理著作,促进了我国
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初建。与此同时,教育统计、智力测验、学校调查等
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引入并立即运用到我国教育管理实践当中,加
速了我国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效果较为理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研
究曾一度出现“一边倒”的倾向,教育管理学科被置于教育学的附属地
位,教育管理研究出现停滞局面。直至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80年代
初,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才逐渐恢复元气,并形成了学科建设蓬勃发展、
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各类著作精彩纷呈、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相辅相成的喜
人气候。由于长期的闭塞状态,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和方法给入耳目一新
的感觉,与我国教育管理的落后状况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种状态激起我们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兴趣。
    迈入2l世纪后,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出现了新的气象。这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著名大学纷纷开设教育管理学课程,有的还
开设教育管理学硕士课程,招收教育管理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大
大扩充了教育管理研究的队伍,近20年来我国所存在的教育管理研究队
伍老化、人才“断层”现象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尤为欣喜的是,国内一
批中青年教育管理学者异军突起,他们广泛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和教
材,展开实证研究,深入课题研究,展示了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新生力
量。其次,教育管理学名著译介工作得到明显的加强,大批20世纪90年
代后出版的国外优秀教育管理学著作被陆续介绍、引进和翻译到国内来,
而且形成比较广泛的读者群,使*新的国外教育管理理论和知识得到同步
传播,并得到即时的响应,以往那种学术滞后的现象已大为改变。第三,
近年来,国际著名的教育管理学家纷纷来华访问或者与国内学者建立起合
作研究关系,使得当代教育管理学领衔学者的核心思想得到更为直接的宣
传,国内学者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了大量的新的教育管理研究范
式,不仅开阔了研究视野,而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这些状
况为繁荣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和促进教育管理研究营造了非常好的学术
环境。当然,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还存在诸多明显的问题,究其原
因,主要有三个:没有出现泰罗(Frededck w.Taylor)、苏霍姆林斯基式
的人物;欠缺实证研究精神;深受“三大误会”的干扰。①这些问题都需
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扎实的研究和反思,以便得到合理的解决。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教育管理新概念丛书”,不仅
要全面而充分地展示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提供更为丰
富的、鲜活的教育管理学知识,搭建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新框架;而且要拓宽
教育管理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运用新的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将教育管理理论
研究的丰富成果应用到教育管理实践当中,同时将来自学校管理**线的鲜
活的成功示例和先进经验提炼上升为理念、观点、学说,乃至流派;更为重
要是,通过这种梳理,为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本丛书自命为“新”,在于“新题”、“新作”和“新人”,试图反映
出本丛书的三个基本特点。
    所谓“新题”,是指本丛书选题突出综合性,既要反映纵向的历史脉
络,又要体现横向的平面整合。这样纵横交错,给教育管理研究勾勒出一
种新的画面。
    所谓“新作”,是说本丛书注重原创性。各本著作要求以近年来个人
的研究和深刻思考为基础,绝非倚单拼凑的编撰之作,杀青之作应该代表
作者本人新近的研究水平。新作均冠以“新概念”之名,无非是强调两
层意思,一是对原先未曾整理、挖掘的材料进行重新的整理,另一是要求
对新问题加以概括、提炼,形成新的框架体系或者作新的解释。
    所谓“新人”,特指本丛书的作者均为近年来活跃在教育管理研究和教学
岗位上的中青年学者。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教育管理研究中,他们当中有些人
已占一席之地,有些人才小有成就,有些人还尚待锤炼。但总的来说,他们
都已投身于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的事业之中,他们对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
践的发晨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的敬业精神、专业基础以及研究
能力更毋庸置疑。至于著作的水平和质量,自当交由读者们去评价细说。
    本丛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作者们的一种“斗胆”的尝试。尽管作者们日常
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缠身,但本丛书写作所富有的挑战性,使得作者们
在接受、撰写和完成所有著作时,都怀有“敢先吃螃蟹”、义无反顾的精神;
尽管整个过程是在焦虑、困惑和问题交织的情境中进行的,但作者们得到了
各种支持,包括团队互助。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教育管理学界的前辈学
者们,正是他们的雍容大度和无私提携,使这套丛书更有生命力。其次,我
们还要特别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正是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真诚
帮助,这套丛书才得以正式出版。*后,我们还要感谢丛书的读者们,他们
可能是教育管理的理论工作者,也可能是在学的教育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还
可能是战斗在**线的中小学校长,正是他们的共同体验和快乐分享,使这
套丛书更有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丛书的出版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
浪”的效应,真正为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

,

 张天雪的博士论文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现在要出版
了,我想写两句话。
    像其他青年学者一样,张天雪也对“公民社会”理
论格外钟情,以它作为基调写了这篇博士论文,答辩时,
评委们给予了不错的评价。我觉得,论文好与不好,还
是让更多读者去评论才更权威、更全面。作为指导教师,
我了解张天雪论文的写作过程,也许论文的结论还有值
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但对他在写作过程中所持的态度
我是赞赏的。
    首先,他的求知态度是很真诚的,不是浅尝辄止,
也不回避别人的批评。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但真地广泛
阅读了在参考文献中所列出的200余册(篇)著作和文
章,做了仔细的辨析,还通过多种途径求教于人民大学、
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编译局的几位研究“公民社会”的著
名学者。学者们工作繁忙,有的他数次联系都无结果,
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颇有些程门立雪的味道。张天雪
很爱交谈,每有想法就抑制不住地要与别人沟通,遇到
不同意见他要争辩,但是讨论以后,他总有一种被刺痛
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写作的进展时时被他回味。通观
全篇,我感到从结构到观点,他吸收了很多别人提出的
好的见解。
    其次,他能从实际出发研究真问题。他的论文题目
*初定为“公民社会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长权力研究”。开
题以后,一些人提出,“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对社会形态
特定的理解,有比较严格的制度约定和包括公民素质在内的条件要求,中
国的社会发展是否到了这种水平?如果没有,仅仅从理想状态进行研究,
是否会陷入空谈?这个问题长时间困扰张天雪,他*终将论文题目修改为
“变革社会中的中小学校长权力研究”,把教育问题而不是纯粹理论作为
论文出发点,用“公民社会”作为其中一种视角去回答现实问题,而不
是削足适履地注解理论,因此论文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再次,他肯于在联系现实上下工夫。写作这篇论文过程中,他在北京
城乡、南京浦口和浙江杭州、萧山等地的中小学进行了大量访谈和问卷调
查,尽管这些工作成果还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但是他做实际调查工作时
的认真态度、吃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现在一些舆论对博士生的学习有些微词,“博士不博”、“云雾里打
转”、“食洋不化”之类的说法很多。我不敢说张天雪在这些方面做得很
好了,但是我觉得他起码在正确的方向上走得比较踏实。希望他不要停
滞,更不要后退。
    他的论文我几次翻阅,此书稿在原博士论文基础上确有进一步完善之
处。对博士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的提问进行了较好的解读,并且在教育科
学出版社编辑们的悉心指导下,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全书
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背景研究,对教育变革进程中政府、公民
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对一些概念,如公民社会、校长权力
等进行了重新解读,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方法论和方法体系的说明,这些为
整部书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研究路径;其次,以校长权力为基点开
展了实证研究,这种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对诸多研究者研究
成果的文本分析,对校长权力及其背后的现代学校制度问题进行了话语分
析;二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了规模性的调查,
收集到了系统的数据,并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统计分析;三是运用个案研究
的方法,以接近人类学的方式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校长进行了质性分析,以
期弥补前两种实证方法的不足;再次,在背景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又从权力转移切入,探讨了校长权力转移的方向和可能产生的新范
式,并通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权力纵向变化的比较,得出了我国中小学
校长权力演变的机制及轨道。整部专著看似在论述校长权力问题,事实上
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作者的研究明确指向了更为宏观的政府、公
民社会与学校变革问题,校长权力只不过是这项研究的一个案例或一个抓
手而已,是以小见大的一种研究。
    上述理解也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每位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读后感,
相信会与张天雪有更为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高洪源
    2008年1月于北京师范大学
  第六章
校长权力机制:现实与趋向
    社会转型导致教育变革,教育变革又要求学校
效能的提升,学校效能提升带来校长角色、职责和
权力的变化。校长权力由传统的政治权力、经济权
力向精神权力和社会权力,由外铄性权力、交易性
权力向交往性权力,由行政权力向专业权力,由管
理权力向领导权力的转移是校长权力的演化趋势,
这种趋势所要求的既是体制的变化,也是机制的变
化。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结构
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力的权力运行
机制。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变革问题
不可回避地要谈到教育组织权力机制问题,其中自
然包括校长权力机制。
    机制源于英文“mechanism”,原指机器的构造
和运作原理。在植入社会科学领域后,用来指事物
各有关部分在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所开展的
内在的活动方式,以及事物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校长权力机制是在廓清校长
权力本质的基础上,为保证校长权力的合理转移和
本质回归,而在校长权力的来源、配置、运行和约
束等方面给出的各种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及其运
作状态的概称。本研究所探讨的校长权力机制是基
于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一种趋向性设计,是在实然与应然之间的一种价值预
设,主要探讨校长权力的四种机制:来源、配置、运行和约束。
    **节校长权力来源
    权力的主体、类型和价值的不同,权力的来源也不同,这在导论
“社会权力来源”中和第三章“权力转移”中都进行了论述,本节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来阐述传统意义上的校长权力来源和趋向性的校长权力来源
的异同。
  一、校长权力的依附性获得
  丹尼斯·朗认为的“研究权力的通常方式是枚举权力得以行使的基
础或资源……控制这些资源就可以行使权力……权力基础着眼于掌权者,
虽然并不着眼于他行使权力的原因与动机,而是着眼于他带入权力关系使
他得以行使权力的各种资源”。①
    通常意义上的权力来源于资源,资源又可以分为集体资源和个人资
源。从集体资源中获取的权力一般理解为公权力,从个体资源中获取的权
力既有公权力,也有私权力。私权力可以扩大化为公权力,以个人的名义
号令组织或群体,形成一种强大的基于个人崇拜的影响力,公权力也可异
化为私权力,成为权力腐败的根源。集体性资源多为法律、职务、组织、
意识形态等,而个体资源多为知识、技能、个人魅力、人格、德行、情
感、声望等,介于二者之间的如经济、信息、时间等也可构成权力的
来源。
  校长作为学校公共组织的权力主体,其权力来源显然多是集体资源,
如职位、法律、经济等,这些来源于集体资源的权力构成了校长的权力性
影响力;而那些来源于个人的资源,如知识、技能、德行、魅力等则构成
了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可以说是私权力公有化的一种表现。正如笔
者在“权力转移”中阐述的,传统中很多资源并不适合校长权力,如武
力、金钱、职务、崇拜。而校长本身是作为什么角色出现,履行什么样的
职责、行使什么样的权力,这些是区分传统校长权力和未来校长权力的三
个关键标准。如果校长是作为政治人、经济人、利益人,是作为执行者、
监督者、管理者出现的话,那么学校组织中的权力关系就是单向的,是自
上而下的,至多是双向互利的,这样的学校并不是我们期望中的学校,它
还仅仅是个机械组织,而不是公民社会组织或学习型共同体。诚如欧文斯
所描述的:
    教育机构是压迫型组织,处于教育机构的上层人员是压迫制度的宠
儿,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甚至不敢承认,权力是领导的一个方面。确实,
在讨论教育机构权力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含义,即权力是压迫组织中
下层人员的一种形式。
    在一个组织的特权阶级内,一个人占据要职,行使既定权力(vested
uthority),即法定的支配权。法律授权给特权阶级中占据官职的人,如
系主任、学监、校长等,他们在此基础上行使既定权力。因为法律授予的
权力掌握在特权阶级的上层手中,所以下面人对此除了服从之外,无能为
力。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当行使这样的权力时,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
压迫。①

,

 

]

作者简介

[

p>张天雪,男,1969年生,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
教授,管理学博士(教育经济
与管理方向),全国教育管理
学术委员会理事。曾于哈尔滨
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北
京师范大学求学。在黑龙江齐
齐哈尔、浙江金华等地工作,
先后任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大
学的教师。目前为教育管理专业、
教育史专业硕士导师,兼任教
育硕士和MPA导师,主持或参
与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著有《(基础教育改革论纲)》
一书,并

]

封面

校长权力论-政府.公民社会和学校层面的研究

书名:校长权力论-政府.公民社会和学校层面的研究

作者:张天雪

页数:379

定价:¥38.0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4138958

PDF电子书大小:14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