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风云

节选

[

  《南明风云》:  一、天崩地裂大厦倾——崇祯帝死后的乱局  公元1644年,甲申年,是战火连天、哀鸿遍野、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一年。这一年,华夏大地上的年号有四个: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西大顺元年(张献忠的年号挺有意思——大顺)。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顺农民起义军攻人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而亡,留下了流传千古却又充满争议的遗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对明朝的灭亡以及崇祯皇帝的评价,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们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本人就不插嘴了。只能说,崇祯皇帝之死标志着明朝作为一个全国大一统王朝的结束,南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明朝一直实行“两京”制度,北京(京师)为首都,南京为陪都。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在这种两京制度下,南京的官员虽然有着和京师官员一样的级别,但却大多是挂名的闲职,有职位没权力。南京各部官员,往往是朝廷官场斗争中的失意者,虽然调到南京之后权力不再,但倒也不失为养老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局面,终于被李自成打破,从北京城破之日起,南京官员们的悠闲日子终于到头了。原本不被重视的南京,开始成为新的政治中心,上演了一幕幕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大戏。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民变四起,农民起义军流窜各地,大明王朝天翻地覆、鸡犬不宁。但有不太平的也就有太平的,虽然中原大地和西南的四川一带战火纷飞,但江苏(在当时属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贵州等省,社会稳定,百姓也还算安居乐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太大,各地实际情况不同。西北的陕西等地缺水、土地贫瘠、民众普遍穷困,因此很容易出现民变。而南方各省往往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且商业手工业繁荣,社会矛盾较为缓和,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基本还可以解决,自然也就不会造反了。  南京的官员们虽然早就知道局势恶化,京师不保,但明确接到北京陷落的消息,应该是在四月八日,淮安巡抚路振飞向当地官吏士绅百姓宣布了京师失守。面对朝廷如此重大的变故,南京的官员们似乎显得束手无策,他们做的主要就是开会、开会、再开会,商议、商议、再商议,而且是“沉默的开会与商议”。并非玩笑,对于当时这些官员的表现,有这样的记载:“诸大佬每集议事堂,惟相向攒眉,竞日无一语。或仰视屋之罘罳,咄嗟而已。间日:‘事如不可知,将奈何?’竟以靴尖蹴地作叹息声,各各散走,以为常。”(陈定生《书事七则》)  南京的官员们无所作为,其实也很正常,皇权社会,又是在这种动荡的局势下,官场老油条们的言行自然十分谨慎,平日里倒是有不少人慷慨激昂,骂皇帝骂将领,大谈精忠报国,一到这时候么,沉默是金。  ……

]

内容简介

[

  《南明风云》为关于南明历史的通俗类作品,写法上较为幽默风趣,在风格上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  《南明风云》大体上从1644年崇祯皇帝死后的乱局开始,到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结束。主要讲述了南明弘光、隆武、永历三个时期的历史,附带提及了鲁王政权和邵武政权。在叙述南明与清朝战争的同时,还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了南明时期激烈的内斗情况,指出内斗才是南明灭亡的主因。与很多其他历史时期相比,南明史不仅显得凌乱,而且容易被人忽视。因此我在文中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南明史的脉络之外,还重点介绍了南明时期的众多历史人物,力图将一幅错综复杂又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们的面前。

]

目录

章 弘光王朝节 立君之争一、天崩地裂大厦倾——崇祯帝死后的乱局二、昏庸贤明未可知——小议弘光帝三、道貌岸然伪君子——说说东林党四、议立新君起争端——立新皇帝背后的利益之争第二节 党争内斗一、历经波折终上位——朱由崧登基二、不甘寂寞来搅局——勋贵介入政治斗争三、书生如何变恶棍——阮大铖的坎坷人生四、重获起用欲雪耻——阮大铖出山五、朝堂竟成斗殴场——黄澍怒打马士英六、僧人胡言终取祸——弘光三案之大悲和尚案七、妖妇谎话引纷争——弘光三案之童妃案八、冒牌太子致国崩——弘光三案之北来太子案九、党同伐异何时休——顺案与党争乱局第三节 变局与对策一、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与大顺败亡二、交好清朝为哪般——借虏平寇的成因三、一厢情愿终成空——弘光王朝北使失败与左懋第殉国四、战端未开胆先怯——史可法与多尔衮“书信交锋五、拥兵称雄乱世中——弘光王朝的军力概况六、中途夭折一场空——高杰北伐第四节 走向灭亡一、两面受敌国势危——左良玉东下与清军三路南下二、数点梅花亡国泪——史可法殉国三、无辜百姓惨遭屠——扬州十日四、官员勋贵争迎降——南京陷落五、“水太凉”与“头皮痒”——钱谦益降清六、辗转流亡难逃脱——弘光帝落入清军之手七、厚颜无耻惨被诛——潞王投降后的凄惨结局第二章 隆武王朝节 压迫与反抗一、残虐害民引义愤——清朝初期的暴行二、揭竿而起抗暴政——人民的力量三、八十日带发效忠——江阴八十一日四、屡败屡战不剃头——嘉定三屠第二节 作为与败局一、早岁已知世事艰——隆武帝的早年经历二、一缕曙光现南明——隆武帝的内外举措三、内外困局解不开——隆武王朝短命的原因四、偏安一隅仍内斗——鲁王监国朝廷的溃败五、屈膝殉国道殊途——阮大铖、朱大典、马士英的不同结局六、明知送死亦前行——黄道周北伐七、大顺归明战——荆州之战八、贻误战机终落败——赣州之战第三节 凄然谢幕一、河山未复身先死——隆武帝殉国二、投敌反成笼中鸟——郑芝龙降清三、国耻家仇举义旗——郑成功起兵四、舍生取义赴国难——夏允彝、陈子龙、夏完淳第三章 永历王朝节 内斗与溃逃一、两帝并立起纷争——永历帝与绍武帝争夺皇位二、同室操戈相煎急——永历王朝与绍武王朝爆发大战三、渔翁终成得利人——清军南下与绍武王朝灭亡四、从头收拾旧山河——鲁王再起五、挑起内斗坏大局——郑彩与福建成败六、三十六计走为上——永历帝的一路奔逃七、一生贪财终丧命——丁魁楚之死八、养虎为患反被害——何腾蛟与湖南乱局九、挟天子以令诸侯——飞扬跋扈刘承胤十、险些落入敌军手——永历帝武冈惊魂十一、危急关头勇克敌——瞿式耜与桂林三捷第二节 反正与中兴一、利字当头再反复——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反正的原因二、误听谬言取下策——金声桓、王得仁再战赣州三、降而复叛终覆灭——金声桓、王得仁南昌惨败四、劝父反正智除奸——李成栋反正与李元胤除奸五、两战江西皆败北——李成栋兵败身死六、孤注一掷引血屠——姜壤反正与大同之屠七、纪念碑与耻辱柱——榆园军与侯方域八、湖南反攻之疑义——南明在湖南的反攻到底有几次第三节 内斗与败局一、血海深仇今日报——何腾蛟暗算陈友龙二、公报私仇终害己——何腾蛟殉国三、冤家易结难再解——陈友龙惨死四、出师未捷身先死——堵胤锡病逝五、坐困空城笑赴死——瞿式耜、张同敞殉国六、孤军守城难挽局——广州陷落七、天下未定身已灭——多尔衮之死八、内忧外患监国休——鲁王监国朝廷的落幕九、积蓄力量谋大业——郑成功起兵后的早期活动第四节 大西军入主云贵一、绝境逢生开天地——大西军入主贵州二、天下大乱难安稳——云南吾必奎之乱三、螳螂捕蝉黄雀现——云南沙定洲之乱四、裂土称王迷梦碎——大西军入主云南与沙定洲覆灭五、嫌隙初显裂痕现——孙可望杖打李定国六、真假王封成闹剧——孙可望的封王风波第五节 大反攻一、帝入安龙成囚徒——永历帝投奔孙可望遭软禁二、反反复复再投清——清军出兵厦门与施琅叛降三、破桂林一蹶名王——李定国逼死孔有德四、战衡州二蹶名王——李定国设伏灭尼堪五、骄兵围城终败北——刘文秀与保宁之战六、图谋害人亦害己——孙可望算计李定国致惨败第六节 东西联合失败一、次联郑失败——肇庆之战二、第二次联郑失败——新会之战三、战清军未能会师——郑成功与清军福建激战四、虚与委蛇丧良机——郑清议和五、铩羽而归再败绩——刘文秀与常德之战第七节 孙可望的野一、野心勃勃欲称帝——孙可望篡位疑云二、忠心耿耿为君死——十八先生之狱三、西行救帝出牢笼——李定国解救永历帝第八节 内战一、和解失败内战起——李定国与孙可望反目为敌二、南明内战大火拼——孙可望的西征与失败三、疆域萎缩人心散——南明内战之恶果第九节 *后的抗争一、河口上演大对决——清军三路攻明与双河口之战二、一路奔逃出国门——永历帝逃亡缅甸三、晋王日落磨盘山——李定国磨盘山设伏失败四、时胜时败未有绩——郑成功与清军浙闽混战五、乘风破浪向北行——郑成功北伐六、功亏一篑千古恨——郑成功兵败南京七、海上称雄显神威——郑成功厦门大败清军八、独木终难支大厦——南明崩溃与李定国的艰苦抗争九、君王身死家国灭——永历帝被杀与南明灭亡尾声结语

封面

南明风云

书名:南明风云

作者:李元骏

页数:313

定价:¥59.8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6-01

ISBN:9787520510394

PDF电子书大小:10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