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全书

内容简介

[

《中国针灸全书》是一部大型,古今针灸精华的实用性工具书,分为上篇、下篇与附篇。上篇概述针灸发展史,基础理论,经穴名称,出处,取法,定位,主治作用,刺灸法,及古今验方与现代研究等内容。并汇总古今常用针法、灸法的操作程序,对多种针法内容予以规范。又新增刺灸法操作量学要素及临床常用的腹针疗法、小针刀法内容,体现了针灸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下篇:重点介绍了针灸辨证、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治则治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对近200多种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进行规范详尽描述。附篇:对针灸学古今集锦、集历代文献之精华和诗词,歌赋于一体。起着括约全书及画龙点睛的作用。尊古而不泥古,据典而不囿典,并配合近千幅图表,让读者阅读更加直观。

]

作者简介

[

  王民集,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学基础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全国名医理事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针灸专业副理事长,全国名中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中医针灸专业主任委员,中国疑难病研究协会专家技术委员、第二届客座教授,中华医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资深首席专家、中医针灸学科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特约专家,《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医阅刊》副主编等。  从事中医针灸医疗、科研、教学40余年,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中风偏瘫、面瘫、脑瘫、哮喘、风湿及类风湿性疾病、乳腺病、胆石症等病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见解。主持省、部级课题10项,获奖8项,主编医学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临床带教外国留学生100余人,培养硕士16名。    朱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院长,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特色疗法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和《针刺研究》杂志编委。  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等国家和部局级课题6项。曾获得北京市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主持)。以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主编学术著作5部。培养中外博士、硕士29名。    杨永清,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效应物质研究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子生物学(针灸)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和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1994年度、2007年度上海市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和2008年度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4名、硕士18名。

]

目录

上篇 针灸学基础**章 针灸发展史**节 针灸的萌芽(远古时期春秋时期)第二节 针灸的发展与成熟(战国时期-魏晋时期)第三节 针灸的繁荣(隋唐时期明代)第四节 针灸的衰退(清代-民国时期)第五节 针灸的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第六节 针灸的国际传播一、针灸在朝鲜、日本的传播二、针灸在欧洲中部和西部的传播三、针灸在美国的传播四、针灸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传播第七节 主要针灸医籍介绍一、汉墓帛书《脉书》二、《黄帝内经》三、《黄帝虾蟆经》四、《针灸甲乙经》五、《肘后备急方》六、《备急千金要方》七、《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八、《外台秘要》九、《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针灸资生经》十一、《膏育腧穴灸法》十二、《备急灸法》十三、《子午流注针经》十四、《针经指南》十五、《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十六、《十四经发挥》十七、《神应经》十八、《针灸大全》十九、《针灸问对》二十、《针灸聚英》二十一、《针方六集》二十二、《奇经八脉考》二十三、《针灸大成》二十四、《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二十五、《太乙神针》二十六、《针灸逢源》二十七、《针灸集成》二十八、《灸法秘传》第二章 经络**节 经络、经络系统及经络学说一、经络的发现二、经络的功能三、经络系统的组成四、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五、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命名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三、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联系四、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五、手太阴肺经六、手阳明大肠经七、足阳明胃经八、足太阴脾经九、手少阴心经十、手太阳小肠经十一、足太阳膀胱经十二、足少阴肾经十三、手厥阴心包经十四、手少阳三焦经十五、足少阳胆经十六、足厥阴肝经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分布概况二、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三、督脉四、任脉五、冲脉六、带脉七、阳跷脉与阴跷脉八、阳维脉与阴维脉第四节 十五络脉一、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二、十五络脉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三、手太阴络脉四、手阳明络脉五、足阳明络脉六、足太阴络脉七、手少阴络脉八、手太阳络脉九、足太阳络脉十、足少阴络脉十一、手厥阴络脉十二、手少阳络脉十三、足少阳络脉十四、足厥阴络脉十五、任脉之络脉十六、督脉之络脉十七、脾之大络第五节 十二经别一、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二、十二经别的作用与临床意义三、手太阴经别四、手阳明经别五、足阳明经别六、足太阴经别七、手少阴经别八、手太阳经别九、足太阳经别十、足少阴经别十一、手厥阴经别十二、手少阳经别十三、足少阳经别十四、足厥阴经别第六节 十二经筋一、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二、十二经筋的作用与临床意义三、手太阴经筋四、手阳明经筋五、足阳明经筋六、足太阴经筋七、手少阴经筋八、手太阳经筋九、足太阳经筋十、足少阴经筋十一、手厥阴经筋十二、手少阳经筋十三、足少阳经筋十四、足厥阴经筋第七节 六经皮部一、六经皮部的概念及其分布二、六经皮部在诊治方面的应用三、六经皮部与关、阖、枢第八节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一、根结二、标本三、气街四、四海第三章 腧穴**节 概述一、腧穴的分类和命名……中篇 针灸学临床下篇 针灸学荟萃参考文献腧穴索引

封面

中国针灸全书

书名:中国针灸全书

作者:王民集,朱江,杨永清

页数:1061

定价:¥498.0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34952258

PDF电子书大小:8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