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北国

相关资料

[

海贝岛二月二十五日,我们在大沼泽镇一家小餐馆吃火腿蛋早餐——那里有两个一年级小学生在一个角落里玩十三根铅笔。他们先将铅笔点数,把它们搭成一间木屋,跟着又将它们平放排成铁路,后来又把它们当炸弹丢到地板上。附近的一桌坐着四位晒得黝黑的渔夫,戴着帽舌很长的棒球帽。他们吃炒蛋,喝咖啡, 谈论着赤潮。这一天,整个佛罗里达都在谈论着神秘的赤潮。几个星期来, 墨西哥湾南部沿岸,从恩格尔伍德到万岛群岛一百多英里的范围,鱼类都在着了色的水中死亡。红色的潮浪把它们的尸体送上沙滩,堆叠成长长的一列。在迈尔斯堡附近,人们正在用推土机掘成一条条一英里长短的沟,把万万千千开始腐烂的死鱼埋掉。在好些地方,死鱼叠积很厚,每一英尺长的沙滩上就有一百磅重的鱼尸。其他的水族—虾、蟹、藤壶、牡蛎、龟甚至鼠海豚—都未能幸免于难。在迈尔斯堡地区,差不多百分之八十可供食用的牡蛎都在赤潮中死亡了。沿岸的居民都在咳嗽和打喷嚏,喉咙如烧。从海上和海滩上吹过来的一种神秘的烟使他们眼睛红肿。有谣言说,这是因为陆军将路易斯毒气和芥子气倾倒在离岸四十英里的墨西哥湾上,潮水又把它带回到岸边来。另一种理论则说海底有火山爆发,散出了有毒的烟尘。而致命的赤潮真正的秘密在于在因自然平衡受到扰乱而导致的不规则出现的间隔期, 某些生物发生了爆炸式的繁殖;一种像阿米巴虫那样进行分裂繁殖的微生物,偶然碰到了海水里浓度高得反常的富营养盐类,繁殖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它们集结在水面,数量惊人,以至于它们那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泛红的眼点染红了波涛。这天晚些时候和第二天,在卡普蒂瓦岛和萨尼伯尔岛的海滩上,在蓬塔拉萨和其他的地方,我们都见过这种微生物毒性的证据。肿胀了的鱼,有的一英尺长,有的还不止,沿着高潮线排开, 随着浪头上下漂浮,有的则已散落在又干又热的沙滩上。起初人们以为那些鱼是在赤潮里窒息而死的,甲藻已用尽了水里的氧气,但*近的研究显示,是那些甲藻所释放的毒素危害了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神经系统。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的保罗 · S. 高尔特索弗博士在一九四九年二月份的《科学月报》上说,据曾眼见鲻鱼进入赤潮的渔人报告,这种鱼当时的死亡是颇为突然的。它们浮到水面, 不停地打转,跟着便侧倒或肚皮朝天了。其后高尔特索弗博士在科德角的伍兹霍尔实验室所进行的研究更让人深信赤潮中的毒素损害了鱼类控制平衡和呼吸的神经中枢。在赤潮出现于佛罗里达海岸前一百一十三年,达尔文搭乘比格尔号航行时,曾在智利018海岸附近吸取了一些同样颜色的水。在显微镜下,他发现每一滴水里都挤满了生龙活虎的微生物,每一个的长度等于一英寸的千分之一。他注视着那些微生物“在水里突跃和爆裂”。他的观察记载在他那本著名的环球航行日记里, 成为关于赤潮*早的出版记录之一。其后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曾对这种现象加以研究,却没有人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迅速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我们曾听到一些关于鸥鸟和鹈鹕因为吃了死鱼而中毒身亡的报告,却没有见过死鸟。在死鱼*多的海岸,也未见有鸟停落 在那里。但食腐的麻蝇却到处都是。世上*原始的抗菌剂— 盐水,在潮涨时便淹洗了满是死鱼的沙滩。这天早上,当我们到达马科岛的西岸时,正是潮水退落到*点的时候。一路上,在那不勒斯以南的罗亚尔帕姆哈莫克,我们见过色如古铜、盘根错节的裂榄,见过凤尾兰和橙黄色的菟丝子藤蔓,一直攀缘到二十英尺高的树梢,在*的枝头团团纠结缠绕。佛罗里达棕肋唧鹀在这些浓密的枝条间出没。路的尽头是海岸,沙滩的边缘长着些叶片肥厚的一口可梅和叶子大而光滑的海葡萄。后者的叶子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年西班牙探险者曾将其用作书写的纸。在那广阔而平坦的沙滩上,我们无论步行到哪里,脚底下贝壳的碎片都嘎嘎作响,就好像沙滩是石灰铺成的一样。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下,晶白发亮的沙滩展延开去,一路上都是刚从海里给卷上来的贝壳,有的叠成一堆,有的沿着高潮线边缘排成一线,在海滩上堆成一个个小岛和一条条轨道。每一次墨西哥湾上的大风涛都会把海里各种各样的宝物呈上沙滩。马科、萨尼伯尔和卡普蒂瓦这些岛屿的名字,在世界上任何有贝壳搜集者聚集的地方,都是听惯了的。许多贝壳学家都曾不惜远涉重洋来探访这些墨西哥湾著名的海贝岛。在这里,在大风暴之后,有时竟可以在湿沙上找到稀有而美丽的女神涡螺。我们在海贝岛上这条坚硬洁白的大道上漫步,暖阳照背,咸味萦绕,耳际满是轻潮溅过贝壳发出的细碎音响和燕鸥的啼声。在我们眼前铺着万万千千的贝壳,颜色不同,形状各异,有的细脆得就像附在湿沙上的泡沫。这里有银蛤,江珧,扇贝,狮掌、海扇蛤、鸟蛤,细带螺和海笋等。让我们爱不忍释的是帆螺、苹果骨螺、斑马魁蚶和左旋香螺。在我们徐步行过的前几英里路上,我们总是止步,俯身,捡取,细看,丢下,前行,跟着又止步,俯身,捡取另一个,端详一会,保存起来。贝壳之美就像蝴蝶之美一样,触发人的诗情,结果是替它们起了这许多名字,像星壳、月壳、佛罗里达之泡和锯齿形玉黍螺等。这些海的儿女美丽、精致而娇弱,有如雪花一般,纯粹是为美而美,并不在乎实用。我们一路走去,潮水渐渐涨高了。每一阵细浪穿过贝壳堆时都发出一阵细密的铃铃之声。阵阵涟漪的进退奏出了海贝的钟琴曲。大一些的浪头在过去的日子里把很多东西带上了岸。散布在贝壳之间的有各种海胆、沙钱、九角海星、珠宝饰物般的海螺卵,以及鲜红和橘粉色的海绵,有的像枝丫曲折的树,有的像枝状烛台或仙人掌。我们捡起一块红色的海绵,发现一只小蟹从一个洞口缩了进去,洞之020于它,正如手套和手一样吻合。小蟹身上的红条纹也把它伪装得十分妥帖。另有一只海绵蟹(Dromia erythropus)更长于设计,在藏身的地方设了一道活门。它在一块活海绵上挖了一个洞,住到这个洞里去,而把挖出来的那一片海绵天衣无缝地塞在洞口,把自己完全遮掩起来了。顺便提一下,还有一种和海绵蟹类似而颇为聪明的小蟹,粗糙负壳蟹(Hypoconcha arcuata)能够用八只脚中的两只撑住一个大蛤壳盖在自己背上,这样它就可以全副武装地在沙滩上行走,就像一辆装有钢甲的小型坦克。自从命途多舛的埃德加 · 爱伦 · 坡于一八三九年在美国出版的一本早期的贝壳学书上署名以后,科学界了解的软体动物的种类便迅速增加起来,在一八〇〇年,只有两千种左右,今天却已有十万种了。它们大多数都很小,长度不及半英寸,却都带来海底世界的新奇消息。在这个世界中,好斗的海螺咯咯地磨着齿舌上成千上万的牙齿,扇贝开合着自己的壳,通过排水产生的推力蜿蜒向前行进。我们这天所到之处,沙滩上的扇贝都积得很厚。这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有分布的蛤类。一千年来,人们都见过和触摸过它那有凹槽的壳。但半世纪前,在长岛的一间厨房内,关于扇贝,人们从未注意到的事实却被发现了。后来成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和蜘蛛部主任的弗兰克 · E. 卢茨博士当时在科尔德斯普林港生物研究所从事研究, 并在餐厅当侍者补助生活。一次,他把扇贝的空壳带回厨房加以研究。他发现可以通过贝壳的形态来判断扇贝生长的环境。生长于静止水域的扇贝,壳上的凹槽很浅;生长于激流中的扇贝凹槽便很深,都不需要用眼睛看,在暗中便可摸出那些凹槽的深浅。因之,扇贝的生命史原来是用一种“盲文”刻在它的壳上的。事实上,只要我们的手指够灵,知识够博,在每一种贝壳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自然所刻上的“盲文”。在这方面*足称道的也许是古巴贝壳学家卡洛斯 · 德 · 拉 · 托雷博士。托马斯 · 巴伯在《自由的博物学家》一书中记述了他通过触觉辨认贝壳的技艺。他可以在身后抓一大把小贝壳,用他触觉灵敏的手指逐个过手,将贝壳准确的名字一个个叫出来,让观者大为惊叹。在未知书识字的人中,也有一些因为和自然接触而发展出某些他人不具备的敏锐感觉。在南太平洋一带,有些当地的渔人,在无月的黑夜从海上归来,近岸时,能够通过倾听虾群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航路。在珊瑚礁上浅水的地方,虾群发出一种像煎培根那样的轻微吱吱之声,对于南太平洋的渔人,这便等于是自然的装钟浮标,告诉听得懂的人前方有礁石和浅滩。英国博物学家亨利 · W. 贝茨一世纪前在亚马孙河探险时,那个和他在一起打猎的印第安人对他不能够辨别夜里在森林走过的动物颇为诧异,而他本人则能够在黑暗中,凭走动的声响来判别每一种动物。当我们转过一根搁浅在那里,附满了无数亮晶晶玫瑰形藤壶的松木桩时,碰到了一群猪,我们从未见过样貌如此野蛮的猪。那是一头黑色的母猪,带着六头小黑猪,在潮涨线上找漂来的东西吃。四分之一英里的沙滩上都有它们大小错杂的脚印。潮水渐行渐进,细浪渐攀渐高,慢慢啃噬着近水的脚印。一年中*的潮—春潮,就快到了。春潮会提高墨西哥湾的高潮线,季节的变换使无数海洋生物增加了活动。所有这些冷血的生物都因冷而迟钝,因热而活跃。气温一度度高起来时,它们的生命力也一度度地加强,它们的食物也增多了。在阳光充足的温暖浅水中,微生物剧增不已。春天是鱼类的产卵期和海洋生物的成长期。许多种鱼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在鳞上长出新的、更宽的年轮。一如树的年龄可以从树干的年轮计算出来一样,那些圆鳞鱼(长圆形鳞)和栉鳞鱼(长锯齿状鳞)的年龄也可以通过鱼鳞上深浅不一的年轮来计算。冬天长出的年轮较小而颜色较深,开春以后在温暖气候中较快地长出来的则宽而浅。因而,每一片鱼鳞上都记录着季节变换的历史。据说,马科岛上的村店有时有大鱼鳞卖给游客,那些鱼鳞大到可以当明信片用。贝类也在春天扩大它们的住宅。蛤类在壳上增加石灰质的脊状条纹,正如鱼类长出鳞年轮一样。多年以前,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住在离海很远的中西部。我们家里有一个粉喉大海螺壳充当门阻。我老在这个螺壳里听到风涛之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好几百次。我问过许多人为什么螺壳里有风涛之声。有一个人告诉我说,我所听到的只是我自己头部的血流声;另有一个人则说那是因为空气在那螺旋形的壳内激荡的缘故。事实上螺壳里的风涛声是由于软体动物在春天更为旺盛地分泌构筑天然瓷壁的碳酸钙而产生的。这种碳酸钙速凝形成的坚硬、光滑的螺壳内壁,捕捉并放大了在几乎隔音的空间里空气中充斥的微小而不可听的声音。就是在马科岛的内陆,我们那天也见到贝壳堆积成丘,许多都是经年累月,雨淋日炙,在灰白色的沙土映衬下晶亮耀目。这个在万岛群岛北端的小岛,早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前便久已以贝类驰名了。许多世纪以来,印第安人都以此为美味,留下了这个国家*规模的厨余。这里的废壳之丘据说曾高达七十英尺, 比五层楼还要高。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考古学家弗兰克 · 汉密尔顿 · 库欣曾在马科岛上掘出一些史前的文物,包括木材、梯田、器物、贝雕装饰品,以及一大块他称为“桩屋居民的庭院”的圈 占地。从马科岛回来,路上谈到那些被遗忘的古人—他们与现代居民一样,从海里获取食物,因而使我记起了自己以前困处在办公室里时曾想到而又久已放弃了的一个计划。我曾想到要利用假期来重过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生活—这个夏天过穴居人 的生活,下一个夏天过湖民的生活,诸如此类。这也正像纽约一个广告商人在周末用分期徒步的方法从纽约步行到加拿大的多伦多一样。这个人每星期五的晚上搭火车到他上次停步的地方, 从那里徒步前进,直到星期天的晚上才赶火车回来,以便在星期一按时上班。他是从春天开始的,直到这年的秋天,他才终于到达雪花满天的多伦多。马科岛以北四十英里,过了那不勒斯、博尼塔斯普林斯和埃斯特罗,在卡卢瑟哈奇河河口还有两个墨西哥湾著名的海贝岛, 即是萨尼伯尔岛和卡普蒂瓦岛,我们计划在第二天再前往观光。这天破晓后不久,当我们在大沼泽镇海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见前头一处走廊上传来追逐混战的声音,跟着便看见一只黑色的小猫被人从栏杆上抛到底下的树丛里去了。小猫莫名其妙地站起来,又由步级爬向走廊。但到了*上一级时,它又给抓住了。抓它的是一个来此钓鱼取乐的北方人,又胖又矮,一双短腿上套着条灰色便裤,狒狒似的大肚皮和水桶般粗厚的胸塞在一件条纹T 恤里;短衫上是一个洋葱样的圆秃头,就好像并无颈子;厚厚的眼镜后闪耀着一对小小的猪眼。在一股出于迷信的狂躁怒气之下,这个怪物冲向小黑猫,一把抓在手里,扭来扭去,就像是在绞毛巾一样,然后又把它从栏杆上摔了出去。那受伤的小黑猫挣扎着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开去。这是永无春光的精神的寒冬, 这伧夫迷信黑猫对他钓鱼不利,在这世界上平添了些苦难与不公正,这一景象让我们非常不愉快,成为我们这天许多不愉快事情中的*桩。在蓬塔拉萨,我们就差一百码,没赶上到萨尼伯尔岛去的轮渡,必须再等一个钟头。我们聊以观鸟自慰。这时有一只白头海雕在空中飞去飞来,稳当自在,就像是在轨道上滑翔一样。一只拟八哥则在浴后站在一根电线杆上拼命摇甩身子,直至它的尾巴看去像一根经过粗暴使用的羽毛尘拂。到了萨尼伯尔岛之后,我们的车率先离开轮渡,因为没有人指引,结果是转错了方向。我们在搓衣板似的路上颠簸了好一会儿,经过每年三月间都在那里举行贝壳市集的萨尼伯尔公所,终于到了卡普蒂瓦岛。这时我们才发觉,我们想去观赏的海滩原来在萨尼伯尔岛的另一端,于是只好掉头又在搓衣板路上颠簸,白色的贝壳尘呛住了我们的喉咙,关起了车窗又热得头昏脑涨。到了沙滩上,但见沙粒或泛着微光,或明亮耀眼,我们周遭散满了美丽的贝壳,可是我却不能欣赏,我的脑子仿佛已经干枯了,就像已在架上搁置了多年的油灰一样。午后的骄阳像有重量似的压在我们身上。强烈的阳光也像强大的风一样,可以把我们推动。被神秘的赤潮毒素毒死的鱼在热气中散发着腐臭味。我们都非常沮丧。我记起了约翰 · 伯勒斯《日记》里关于冬天的一节:“我渴望离开这被诅咒了的南方。”又记起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的话: “我开始讨厌太阳。”又记起早餐时所听到的那两个渔人的谈话, 他们在这日暖风和的地方度假,却用带着怀旧的口气谈起在闪闪雪光、清新空气中滑雪的愉快。在冬季阴沉的日子里,也不知曾有过多少次,当我们看到穿着泳衣的人享受佛罗里达阳光的照片时,总想到要是我们自己能够到那里去不知道有多快乐! 可是,现在我们是在这里,在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在实现我们计划已久的与春天同行的旅行,在做着我们一生都忘不了的事—而我们却并不快乐! 我对自己的感受惊讶不已,但我在萨尼伯尔岛沙滩上漫步时确实始终觉得气恼而忧郁。当我们搭轮渡回蓬塔拉萨时,看到六七条鼠海豚头尾衔接如海蛇怪般起伏着在我们前头游过海湾,这使我们的郁闷为之暂解。但当轮渡一靠近残旧的码头时,我们又觉得不快了。年老的船长挥动着手臂,叫所有靠着左边的车先上岸,轮渡因之倾斜得很吓人。车在右边的驾驶员大叫起来。船长像发射机关枪般地吐着烟汁,嚷着说: “这里可从没有一辆车失事!” 驾驶员回驳他: “总有一天会有倒霉的!” 当车轮辗上平地时,我们如释重负。我们沿着一条尘埃滚滚的路进入蓬塔拉萨镇,再向南转。古巴与美国之间有一条通讯电缆,缅因号军舰沉没的消息就是通过这条电缆发送到美国的,而蓬塔拉萨就是这条电缆古巴段的北部终点,也是美国土地上*先获得沉没消息的地点。回到住处,才又发现这倒运的一天里*后026 一桩失意事。奥杜邦学会的管理人阿瑟 · 艾夫勒本来计划在明天带我们去游万岛群岛,去看这个地球上*的红树林,现在他却在我们的门缝里塞了一张字条,说他奉召他去,须得三天后才能回来。我们可不能等了。这天晚上,我们在收拾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北行时,身上突然起了风疹。我们倒到床上去,很高兴想着,明天醒来时会是与这艰难的一天截然不同的全新日子。

]

本书特色

[

史诗级的自然之旅,从没有一部作品在对自然的认识上到达这样的广度与深度,从没有一部作品,能如此颠覆你的感官,扩展你的视野。
自然写作*之作,诗意博物的典范。这里有你需要明白的自然常识,有你与自然私会的诀窍,有观览自然的点拨,有自然旅行的启发,有发现自我的心绪……浸入式的自然盛宴

美国自然美学大师艾温·威·蒂尔耗时十五年,行程七万六千英里,记录美国大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貌,写就了“美国山川风物四记”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这部作品以平实却又精妙的语言深入记述了自然中的生物在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的活动,以博物学家敏锐的感官与作家优雅的手笔展现了一个我们无从感知的美丽世界,这里充满了炫目的色彩,悦耳的乐音,馥郁的香气,置身于这个波澜壮阔却又精致入微的世界之中,我们疲惫的身心被注入自然的原力,顺从地放下肿胀的自我,谦卑而平静地感受那股令人惊叹却被我们忽视的巨大力量。这便是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伟大哲学,一种让一切都变得更美好的心境。毫无疑问,“美国山川风物四记”是自然文学*撼动人心的诗意之作。史诗级的自然之旅,从没有一部作品在对自然的认识上到达这样的广度与深度,从没有一部作品,能如此颠覆你的感官,扩展你的视野。
自然写作*之作,诗意博物的典范。这里有你需要明白的自然常识,有你与自然私会的诀窍,有观览自然的点拨,有自然旅行的启发,有发现自我的心绪……浸入式的自然盛宴

美国自然美学大师艾温·威·蒂尔耗时十五年,行程七万六千英里,记录美国大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貌,写就了“美国山川风物四记”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这部作品以平实却又精妙的语言深入记述了自然中的生物在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的活动,以博物学家敏锐的感官与作家优雅的手笔展现了一个我们无从感知的美丽世界,这里充满了炫目的色彩,悦耳的乐音,馥郁的香气,置身于这个波澜壮阔却又精致入微的世界之中,我们疲惫的身心被注入自然的原力,顺从地放下肿胀的自我,谦卑而平静地感受那股令人惊叹却被我们忽视的巨大力量。这便是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伟大哲学,一种让一切都变得更美好的心境。毫无疑问,“美国山川风物四记”是自然文学*撼动人心的诗意之作。从南佛罗里达藤萝四垂的柏沼,到加拿大边境苍翠的山峦,艾温·威·蒂尔行程一万七千英里,一路追春北上,记录春天慢慢浸润美国山川的风貌。大到延绵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微至明艳的凤蝶残翅,春日密集的脚印漫布旅途,缥缈似月光下的沙洲,神秘如“德拉蒙德湖之蓝”,瑰丽若丽彩鹀的羽翼,坚忍肖一往无前的幼鳗……透过这位伟大自然使者灵敏的感官、纯净的仁心与博学的智慧,领略关于春天,你所应该知道的一切,感悟自然抚慰人心的力量。

]

内容简介

[

记录关于自然,关于四季,你想知道的一切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自然写作史上的奇书,首部获得普利策奖的博物学作品,融文学与博物之美,收入美国白宫图书馆。
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

以香港三联1998版颜元叔、南木、唐锡如译本为底本,文笔清雅,译文古朴,绝迹三十年,为藏书家追捧。
增加旧版没有的季节地图、关键词目录、索引、作者手拍摄影作品
邀请国内一流生物学专家历时三年通读审稿,规范数千个生物学名词,严谨的博物美学
“世界*美图书”设计师朱赢椿设计

★权威文学奖项:五十年间,普利策奖首次颁发给关于自然的作品

★大师级作者:艾温•威•蒂尔,自然写作的*奖项约翰•伯勒斯勋章获得者,生物学、文学、摄影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导师的导师
★“世界*美图书”书籍装帧大师朱赢椿年度力作
★专家级审读编辑团队:专业编辑团队三年磨砺,国内一流生物命名专家审稿,严谨的博物美学

★殿堂级图文享受:
十五个春夏秋冬,七万六千英里旅程,上百张摄影大奖级照片,记录关于自然,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里有你知道却从来没想明白的,有你认识却完全不了解的你从没听说过的,有文艺范儿的自然,有高格调的自然,有趣味横生的自然,有呆萌的自然,有情怀的自然,有哲思的自然,带你进入一个一直在你身边,却被忽视的美妙世界。记录关于自然,关于四季,你想知道的一切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自然写作史上的奇书,首部获得普利策奖的博物学作品,融文学与博物之美,收入美国白宫图书馆。
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

以香港三联1998版颜元叔、南木、唐锡如译本为底本,文笔清雅,译文古朴,绝迹三十年,为藏书家追捧。
增加旧版没有的季节地图、关键词目录、索引、作者手拍摄影作品
邀请国内一流生物学专家历时三年通读审稿,规范数千个生物学名词,严谨的博物美学
“世界*美图书”设计师朱赢椿设计

★权威文学奖项:五十年间,普利策奖首次颁发给关于自然的作品

★大师级作者:艾温•威•蒂尔,自然写作的*奖项约翰•伯勒斯勋章获得者,生物学、文学、摄影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导师的导师
★豆瓣高分译本,深受藏书家认可喜爱:香港著名翻译家,古朴优雅译文,呈现季节精华
★“世界*美图书”书籍装帧大师朱赢椿年度力作
★专家级审读编辑团队:专业编辑团队三年磨砺,国内一流生物命名专家审稿,严谨的博物美学

★殿堂级图文享受:
十五个春夏秋冬,七万六千英里旅程,上百张摄影大奖级照片,记录关于自然,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里有你知道却从来没想明白的,有你认识却完全不了解的你从没听说过的,有文艺范儿的自然,有高格调的自然,有趣味横生的自然,有呆萌的自然,有情怀的自然,有哲思的自然,带你进入一个一直在你身边,却被忽视的美妙世界。

]

作者简介

[

1.冬天冬天赖在那里不走—追春之梦—春天的起点—春天的时间表—南下之旅2.春天的起点佛罗里达大沼泽野火—人造砧状云—野火是冬去春来的一个标志—双色树燕—依次迁徙—沼泽交鸣—春天的气息—季节交混—春天的起点—在春天的南边—反季节的寒意—克拉莎草—空气凤梨—春日天文学3.天上的春春日始于天空—太阳的运转—春日的肇始—猎户星座—春日在天空中的迹象—先春之春—旅鸫归来—叉纹拟蝗蛙—春日效应—影子变短的时候—天空时钟4.海贝岛赤潮—神秘的毒素—爆炸式的繁殖—赤潮的受害者—马科岛—裂榄—马尾藻—贝壳海滩—贝壳之美—海贝钟琴曲—绵蟹—奇妙的海底世界—扇贝—大自然的盲文—敏锐感知力的例子—海边觅食的猪—海上春日—螺壳里的风涛声—桩屋居民的庭院—遭受虐待的小猫—萨尼伯尔5.奥基乔比的薄暮北上—草莓—第一只蝙蝠—“得克萨斯吉姆”米切尔—斑尾林鸽群中的猫头鹰—蜻蜓—绕了个大圈子—春日的暴风雨—奥基乔比海—金斯沙洲—黑剪嘴鸥—游丝雨—蜗牛卵—秧鹤—彩鹮归来—孤鸟—鲣鸟之王—月光下的雪鹭5.鹰树畜栏车—鸟类地质学—标鹰人—三月的风—第一拨堇菜—燕尾鸢—沙丘鹤—浅赤根—畜牧之乡的美洲鹫—上冲气流—扑火的鸟—巨隼—食腐的贵族—穴小鸮—取景器测量的安全距离—白鹮—伯劳和鸮—鸟的领地—退休的银行家—鹭的飞行速度—鹰巢—鹰巢里的玩意儿—标鹰—空中筋斗7.大灌木林地带春困—克罗斯溪—斯蒂克斯河—灌木林—菜棕—臼莓和茉莉—佛罗里达最贫瘠的土地—花椒树—丛鸦—落水洞—山茱萸—一种熟悉的花—松萝凤梨—达尔文的慨叹8.菱斑响尾蛇菱斑响尾蛇猎手—斯蒂克斯河的圣诞老人—小猫遭遇菱斑响尾蛇—捕蛇人的噩梦—黑夜之王—地图上的空白点—四十四美元的靴子—地鼠龟洞—响尾蛇的幽闭恐惧症—袋套菱斑响尾蛇—蛇迹是春天的一个标志9.浮岛之湖奥兰治湖—随风漂浮的岛—一个人的自然保护中心—太阳能加热器—博物学家的船—宽尾拟八哥—拟八哥求爱—春天在浮岛上的效应—历史上的漂流岛屿—浮岛的诞生—锯开浮岛—欧亚蓬萍草根—在浮岛上漫步—巨型轴藜—流动的鸟巢—绿色的墨水—浮岛上的树10.秧鹤河六点十三分—春分—没有冬天的世界—日历上的春季—沃库拉河的春天—秧鹤的悲号—狸藻花—地面出现的河流—春天肇始的几小时—蜗牛捕手—秧鹤巢—修桥工人—沼泽之声11.三角洲上空的翅膀蝴蝶群集—君主斑蝶归来—蝴蝶香气—空中的臭迹—蝴蝶树—河流与蝴蝶—淤泥—新奥尔良—周六晚上的喧嚣—在三角洲上空翱翔—土地之父—三角洲湿地的鸟—麝鼠屋—飓风之乡—灾难的益处—一场解决科学难题的风暴 12.泥船路易斯安那低地的春天—弗吉尼亚栎与四垂的藤萝—烟囱雨燕—让人记忆犹新的旅舍—沉溺河与水中草原—气压表示数直降—约翰尼?·?加斯帕德—泥船—水道—风中的鸟儿—无畏的鸟儿—克拉莎草岛—海狸鼠—沼泽火把—人去楼空的厅堂—美洲鹤—凤眼蓝—水陆大战—鹫鸟杀手13.萨旺尼河之春离开佛罗里达—嘲鸫奇怪的行为—鸟类的眼睛—萨旺尼河的源头—战斗的野猪—金翅雀—沿萨旺尼河逆流而上—芦苇河—春之溪—倒映的星—萨旺尼河之夜—野猪—第摩里山—当地居民对响尾蛇的解释—扑翅�毢望q—萨旺尼河的水流日历14.颤动的林木考豪斯岛—奥克弗诺基之春—沼泽蛙—水径—沼泽生灵的横截面—蓝翅黄森莺—赭鼠—柏林花开—水獭和短吻鳄—敏锐的眼睛—麻鳽和蛇—鸟蛇大战—颤动之地—沼泽春日的气息 15.堰洲岛破晓之声—低地的堰洲岛—广告牌夹击—春日的变化—布尔斯岛—标龟人—金鱼藻—美洲短吻鳄—嬉戏的水獭—灯心草—美洲沙漠蝗—一匹孤单的马—捕蛇人—黄金玉米球和全谷物粒—柳絮之战—低地苔藓—岛上物种之谜—美洲钝眼蜱—野火鸡盛典—卡氏夜鹰—寂寥的海滩—彩虹—滨外沙埂上的午夜—霓虹灯下的虫子16.地下河没有春天的洞中世界—紫藤—尼卡杰克洞—穿越水蚀通道—洞尘—蝙蝠室—风的错觉—蝙蝠的叫声—超声波—柔软的蝙蝠皮毛—洞中的湿气—神秘的地下河—石笋—白色小龙虾—三州交界点的地下—洞中的蚊蚋—暴风雨中的蝙蝠17.中毒的山林死山—被谋杀的乡土—达克敦沙漠形成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后果—野生动物消失—白喉带鹀—奔跑的蚂蚁—熔炉的烟尘—人造沙漠的未来18.幽谷瑶草幽谷中的野花—栖息地保护区—皮尔逊瀑布—黄水枝—为何林中花开早—蕨类—春天的脚印—幽谷含纳的雅声—野花的芬芳—基本气味—银钟花—杜鹃花19.百里莺潮在春天中进出—清晨的合唱—双领鸻—莺潮—大自然的时序—林莺—完美的春之境—白宫莺—迁徙之路—果园里的莺鸟—鸟的方言—莺鸟的伪装—一个不相信迁徙的本地人—迁徙中的跳背游戏—莺鸟的夜间飞行—迁徙的速度—迁徙线路上的驿站20.山巅草甸大雾山—在春天中回退—一次载舟出行的后果—朝雾—冬鹪鹩的歌声—云雾林—长长的山径—地理学家先驱—风中的唧鹀—唐棣—风吹云—各种各样的山—草蛉—记忆的复杂性—塞勒斯秃峰顶—山巅草甸之谜—对秃峰顶形成之谜的诸多解释—山巅昆虫—秃峰顶上的野花—山扁芒草之山—月桂坡—群山中的暮色21.云中一宿爬山的后果—野花瀑布—“查理的拇囊肿”—乌鸦—榛鸡的鼓奏—爬云—雾海中的岛屿—山中风暴—勒孔特峰顶—老汤姆和老拙—云中一宿—崖顶—坚树赞歌—狭窄的崖路—塌方—雾中之鹫—大雾山的云雾—杜鹃坡—加特林堡22.垂直迁徙布洛英罗克—南方的雪鸟—垂直迁徙的鸟—南方灯草鹀的歌声—健壮的旅鸫—蚯蚓—春天的水土流失—地下迁徙—浮萍的沉浮23.凯特谷采药人—“坏人的燕麦片”—檫木—哈皮瓦利—霜芽—遇蛇历险记—“野兔胡”—用枪采集槲寄生—柳絮23.幼鳗归来狄更斯小说中的人名—皮德蒙特高原—蜜蜂群—当地的大雨—查珀尔希尔—紫瓶子草—泥蜂巢里的砖灰—白化种的白喉带鹀—宠物鳗—大海来的鳗群—鳗鱼的征程—玻璃鳗和银鳗—更为宏大的潮水24.史前陷阱嘲鸫之歌—开普菲尔—真正的无树草原—植物陷阱—黄瓶子草和防雨盖—诱捕之路—生活在危险中的蚂蚁—紫瓶子草花—蓝尾石龙子—茅膏菜—捕虫堇的胶液—世界上最奇妙的植物—捕蝇草有限的分布范围—被捕获昆虫的大小—达尔文的问题—丽彩鹀26.迪斯默尔沼泽之湖基蒂霍克—普通人的诗情—迪斯默尔大沼泽—沼气—白狗—跷跷板之谜—德拉蒙德湖之蓝—超然的湖—柏树残梗—刺柏拥翠的水域—遥远的声音—鸟的口技—声音的源头—春日之灾27.蒙蒂塞洛的五月弗吉尼亚的五月—博物学家先驱杰斐逊—蒙蒂塞洛的鸟—蒲公英籽—杰斐逊的树—春之绿—树的液质—老式的花—混乱的合唱—扑翅�毜慕猩�—天然桥—最古老的侧柏—吹口哨的男孩28.松林泥炭地天际线公路—繁茂的六月—“两铜板路”—泥炭地—“闪蛇”—“泥坑打滚”—想起南方的春天—阿福花状旱叶草—沙盖花—捕蛇人—“翁的帽子”—采苔人—新泽西雨蛙—昆虫攻城槌—双翅目昆虫的幽会—春季跷跷板—“新泽西的冰箱”—赫塞尔灰蝶—三声夜鹰之月29.闹市里的塞尔伯恩泽西草甸—曼哈顿正午—河畔大道的美国旱獭—菜鸟撞大运—闹市里的塞尔伯恩—与约翰?·?基伦野游—里夫拜庄园的大火30.风林科德角的暴风雨—大黄的花—刺歌雀铃铃的啼鸣—雨中的霸鹟—卡洪斯山谷—矮森林—风林—海风的效应—半日花—微型花—瘿蜂—六月鳃角金龟—海岬蚁—蚁丘的赏金—双色树燕—黄喉地莺载飞载唱—错觉中的奇遇31.鹤乡于梭罗之后九十年—三条河—康科德野景—鹤乡—迪普湾—给灰松鼠的黄油吐司—紫鹩哥—瓦尔登湖的春天—栎树瘿—蚁狮—黄蜂的纸矿—温度的差异—梭罗的铁路线—重力的逻辑—铁路线上的自然庇护所—唧鹀非同寻常的歌声—鸟叫的差异—迪普卡特路堑—蚱蜢幼虫—跳蛛—植物的旅行—农夫与他的田地31.苍翠的边界北方的春天进程更快—生长的季节—苍翠的春天—蕨类之乡—新英格兰范儿—淹水的草甸—山中的天气—稻草人一家—奶牛的生活—在锯末中筑巢的燕子—迁徙平潮—雪花专家—一百英亩内的自然志—冬眠日历—飓风的效应—鸮食丸里的豪猪刺—加拿大的青山—旅程的最北端32.林木线爬云人—山间的石卵—蚋—乘着气泡—草茱萸—如毯的苔藓—隐士湖—万瀑之流—?《四季》?—如铃的啼声—冬鹪鹩—比氏夜鸫—白颊林莺—鸣禽袭鹰—华盛顿山的林木线—平矮的树林—地衣—稀矮植物区—高山植物—山顶的虎凤蝶34.最长的一天春日的高潮—北国的合唱—光潮—埃科湖—蜉蝣的求爱之舞—春日最后的鸟声合唱—梭罗的“夜之莺”—弗朗科尼亚白喉带鹀—迷雾之河—春天的碎片—归途—故意拖延—追春之旅

]

目录

艾温·威·蒂尔(1899-1980),美国著名博物学家,摄影家、自然文学作家,生于伊利诺伊州,曾任纽约昆虫协会、布鲁克林昆虫协会主席、梭罗协会主席,美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他配有自己拍摄的照片的自然图书以准确的科学信息和诗意的表达方式而著称,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和约翰·伯勒斯勋章在内的多个奖项。

封面

春满北国

书名:春满北国

作者:艾温.威.蒂尔

页数:417

定价:¥72.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4-01

ISBN:9787544773935

PDF电子书大小:3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