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走出的教育家

节选

[


    一个个史学家在历史风云中的起落与沉浮:
    一个个科学家在追求真理中的执着与奋争:
    一个个文学家在艺术探求中的选择与爱恨:
    一个个教育家在理想抱负中的迷茫与清醒。
    当一种文明以高贵的姿态来表达:当一种财富以精神为
载体来呈现。我们对此除了怀着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外,还有一种对那些精神和文明创造者的崇高敬仰。正是从
这样的基本动机出发.在秉承学术成就和道德垂范的双重标
准下,我们精心选取了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走出的科学、
教育、文化、历史四大领域里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他们多
为学校的资深教授和中国院士.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大家”的
传奇人生予以浓缩.并在介绍他们的学术贡献及成长过程的
同时,还着力铺叙他们所亲历的时代风云.以期借助他们的
慧眼看历史之风云,观科技之发展,览艺术之璀璨,感教育之
影响、将他们的风采整理成束予以集体亮相,无疑成全了广
大读者对于精神巡游的期待。回望那些民族大义与人生命运
的相互关联,启示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细心整理中,一个人文的脉络日渐清晰.我
们发现,不同领域的“名家”却那么惊人地相似:外表朴素而
内心高贵;胸怀天下而波澜不惊,。他们那么朴素真实地生活
在芸芸大众之中,却关注着全民族的命运:他们的研究似乎
离生活很远,却引领着全民族、全人类的进步。长期以来的研
 究与探索,早已让他们习惯了从容和淡定的生活。然而,在自
我领域纵横驰骋的卓越成就.早已不顾他们个人的低调,将其
彻底暴露。作为文明的标杆。他们让文化和精神近乎立体化,
那么生动。那么具象——有着时代烙印的理想抱负,有着一脉
相承的中国传统文人的书卷气.当然还有西方文明强烈冲击
中国后留给中国读书人的“格物致知”的理念。望其项背,可以
真切的感受到:站起来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永远屹立的精神。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名家视界书库丛书”不仅是讲
述“名家”人生经历.展示精神风范的窗口。以反省个人与时
代、科学与人文为重大主题,诠释人生的真谛,掘取文明的碎
金.更成为广大读者精神食粮的仓储!不仅如此,穿插其间的
大量历史资料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更是将这些“名家”们所处
的那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予以复原.展现出了他们独特的生命
历程与探索精神。
    蜀地的盘山路九曲十折。就像历尽艰难的人文事业一样;
而物质的丰裕、生活的安稳一定程度上消磨着一些年轻人探
询的热情。对于记忆或许我们本不该太过苛求。但对于这些文
化的“名家”.或许我们需要重提那句俗语:遗忘是可耻的!面
对他们.面对历史.或许有责任做这样的自我叩问:时代给予
如此多艽的选择.生活赋予了我们以富足.我们给予了社会怎
样的回馈.我们对于自我人生的价值又做了怎样的发挥?过去
的已经过去。将来还不确定.就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北大清
华,走近那些文化名家.让我们在一种需仰视才见的高度中拓
展视野,在一种愉快的阅读中阐发经典的魅力。追随北大清华
“名家”的光辉足迹。在人生的自我观照与顿悟中扶正自我、鞭
策自我、超越自我。
    易  磊

,

冯友兰
  冯友兰,字芝生,著名哲学家。原籍河南省唐河县。幼年就读于
舍中私塾。1912年春赴开封入中州公学中学班。同年冬赴上海。考入
以黄兴为校长的中国公学,至1915年夏,在该校大学预科班毕业。
暑假时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学习至1918年毕业。尔后回
到开封,在一个中等专科学校教国文和修身。1919年“五四”运动爆
发,为在河南宣传新文化,响应北京“五四”运动,冯和数友人集资办
一月刊《心声》。它是当时河南唯一的宣传新文化的刊物。
    冯执教一年之后,于1919年8月考取了公费留美,12月到纽约,
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作研究生,撰写论文《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
1923年暑假,其论文答辩通过,获取了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于1924年
由商务印书馆用英文原文发表。后来冯友兰用中文写出,名为《人生哲
学》,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后两章是冯1923年写的一篇讲
演稿。《人生哲学》是冯20年代的主要著作。
    1923年冯友兰由美归国,应聘于河南开封中州大学任教授和文学
 院院长。1925年暑假冯友兰应广东大学之聘请,前往任哲学教授.于
1925年8月由上海乘海轮赴广州。当时全国人心,倾向广州。同情和
支持广州的国民革命。冯此去之目的,也是为了看看这个革命根据地。
到了那里之后,耳闻目睹的多是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的激烈斗争.不
免有些失望,乃于是年年底由广州回到上海。
    1926年春至1928年夏,应聘至燕京大学任哲学教授。此时冯友
兰昔年在纽约的旧识、燕京大学的一位美国教授博晨光(L.C.PoRer)正
在积极筹办一个哈佛——燕京中国研究社,函约冯友兰参加,半时在
该社作研究工作,半时在燕京讲一两门课。这些工作之外。还请他在
“华语学校”(为在中国的外国人学习华语而办的学校)开一门课并组
织一套关于中国文化的讲演,每星期举行一次。冯友兰欣然应允了。那
一套关于中国文化的讲演,冯替他们组织了一些人,其中有梁启超、王
国维,还有黄侃(字季刚,民国初年,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的名教
授)、顾颉刚等。冯友兰在“华语学校”开的一门课,是讲《庄子》,也是每
星期一次。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这个《庄子》的英译本。
    在1923至1926这几年之间.冯友兰的主观愿望是想向中国介绍
西方哲学。客观的机缘使他作了一些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工作。*
后归到研究中国哲学史。这个*后的机缘是1927年燕京大学给他一
个任务,讲中国哲学史。他因为要讲中国哲学史,所以也就研究中国哲
学史。研究一章就讲一章,照着历史的顺序,逐步延伸。
    1928年,冯友兰从燕京大学转到清华大学。仍然担任中国哲学史
这门课程,仍然用逐步延伸的办法,进行下去。终于在1929年完成《中
国哲学史》这部书的上半部。冯的朋友,在上海主办一个出版机构,名
神州国光社,把这部分稿子拿去,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上册,于1931
年先行出版。到1934年全部上下两册,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的
写作告一段落。冯曾说,他在30年代的主要工作.就是写那一部两卷
本的《中国哲学史》。
     在上册出版的时候,清华大学把它列为《清华大学丛书》,先请
专家审查。主要的审查人是陈寅恪和金岳霖。陈寅恪的审查报告
说:“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
学界。……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
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所以宜加以表扬、为之流布者,其理由实在
于是。……”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罗家伦为清华校长.到北京来接收了
清华。在他的接收班子中,就有昔日北京大学的同学和后来留美时又
在纽约常相往来的冯友兰和杨振声。冯友兰受聘为哲学系教授兼秘书
长,杨受聘为教务长。清华大学罗家伦校长和其后的两任校长乔万选
和吴南轩.都因学校的一些重大问题与全校教授和全校学生发生了尖
锐矛盾,而不得不去职。在清华历史上有“驱罗——拒乔——赶吴”的
斗争。这期间,清华大学有11个月(1930年6月一1931年5月)无校
长,由校务会议代理校务。该会主席先后由叶企孙(1930年5月24
日一1930年7月10日)和冯友兰(1930年7月11日一1931年4月
15日)担任。冯友兰曾说,他不能忘记后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对他
说的“经验之谈”。蒋梦麟说,他在大学中搞了几十年,经过许多风潮,
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大学中有三派势力,一派是校长,一派是教授,
一派是学生,在三派势力中,如果有两派联合起来反对第三派,第三派
必然要失败。冯说罗家伦、吴南轩等的失败,说明了这个规律.他们就
是在教授会和学生会的联合反对之下而失败的。
    冯友兰来清华任教后,自1931年起,至1937年抗战爆发,任清华
大学文学院院长。还兼任哲学系主任。

]

封面

从清华走出的教育家

书名:从清华走出的教育家

作者:刘国生

页数:314

定价:¥29.8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6755921

PDF电子书大小:12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