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

《资源整合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展开逻辑如下,首先,对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进行梳理,并对资源与资源整合模式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抽象并概括出资源整合模式的类型,进而分析不同资源整合模式具有的典型特征与运行机理。而后,通过探讨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资源配置效率,厘清我国区域资源整合中的成绩与问题。然后,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反思,总结我国区域资源整合模式选择的内隐偏好与误区。*后,本书对国内外典型的区域资源整合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借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整合模式的战略与对策。总体上讲,本书的研究思路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的。

]

作者简介

[

姜威,男,1977年5月生,吉林省梨树县人,法学博士,副教授,吉林省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任职于东北电力大学。近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等研究方向,在《学习与探索》、《现代日本经济》、《青海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

目录

导论**章 区域经济与资源配置理论述评**节 马克思恩格斯区域经济与资源配置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区域经济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资源配置理论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与资源配置理论一、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二、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第二章 区域资源整合模式及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解析**节 相关概念释义解读一、资源二、资源整合模式三、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节 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类型一、自然资源主导型与社会资源主导型二、直线型与循环型三、开放型与封闭型四、政策试验型与知识驱动型第三节 资源整合模式形成的机理一、权力取向与政府规制二、资源制约与市场牵引三、结构惯性与路径依赖四、价值观念与文化传承第四节 资源整合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一、掠夺性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起飞二、培育性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持续繁荣三、刚性化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成长风险四、多维度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第五节 中国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一、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二、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三、资本资源的配置效率四、潜在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资源整合模式抉择**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一、珠江三角洲的率先突破二、长江三角洲的异军突起三、环渤海区域的借势发力四、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开发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趋势一、经济发展质量和代价二、区域差距与产业同构三、产业集中度及协作力四、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第三节 中国资源整合模式选择的内隐偏好一、以增长速度为优先考虑二、以短期利益为抉择导向三、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标四、以行政权力为调控手段第四节 中国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的选择误区一、重视产出总量而忽视付出代价二、乐于传承先例而惰于调整创新三、自然资源利用多于社会资源开发四、现实资源供给优于制度环境建设第四章 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的实证效应分析**节 中国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的典型案例一、上海:高效整合的样板二、佛山:区划改革先行者三、介休:煤炭经济小循环四、乌海:工业重型化代表第二节 国外区域资源整合模式的经验借鉴一、底特律:关键资源失控二、北九州:资源循环典范三、鲁尔区:创新实现转型第三节 资源整合模式的区域经济效应及启示一、资源均衡配置有助持续繁荣二、行政樊篱打破利于要素流动三、资源比较优势伴生资源诅咒四、关键资源效率决定经济成效五、行为惯性影响资源循环利用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资源整合模式的建构路径**节 突破传统资源整合模式的限制一、打破单极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二、统筹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配置三、提升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第二节 在循环经济视角下整合区域资源一、颠覆传统的资源线性利用模式二、利用国家强制力推动产业环保化三、构建促进环境产业化的动力机制第三节 运用政策杠杆引导并调控资源整合一、依据产业边界规划行政辖区调整二、重构政绩标准以引导资源合理开发三、优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分享机制第四节 注重资源配置的外部性与环境承载一、通过政府规制促进外部性内部化二、制定环境代际外部性的考量标准三、在环境容量范围内发展区域经济主要参考文献名目索引后记

封面

资源整合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书名:资源整合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姜威

页数:221

定价:¥3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010128009

PDF电子书大小:15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