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

节选

[

  《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  (2)生物进化:原始生命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细胞的产生是原始生命的产生基础,“只有具备细胞形态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生命,细胞发生后的进化才是真正生命的进化”(沈显生,2007:418)。因此,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出现以后,原始生物就形成了,讨论原始生命的发展,即生物的进化,就成为进化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生命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以人类的产生与形成为例来分析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进程和逻辑顺序或许大致为“原始生命-自然选择-物种形成-南猿阶段-原始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含人类种族的形成)”,进而产生整个人类社会。虽然可以找到生物变异、化石、地质学、胚胎学与生物遗传学等多种生物进化的证据,但直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才标志着进化论理论的真正确立。首先,什么是自然选择呢?达尔文认为,可以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生物的进化,其核心要点是(文祯中,2004:318):随机产生的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特征;繁殖过剩的思想;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其次,物种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物种是通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逐渐形成的,有异地物种形成和同地物种形成两种基本方式,物种形成后就成为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后,来看看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达尔文1871年在其《人类的由来》-书中认为,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几乎没有中断过,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南猿阶段(400万~100万年前)、原始人阶段(200万~175万年前)、智人阶段(25万年前至今)”,其中智人阶段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类,晚期智人从距今4万年开始出现,发现的法国可罗马农人和中国山顶洞人就属于晚期智人,现代人也属于晚期智人,因而,现代人不一定比古代人聪明多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现代社会的现实世界及其形态中,“整个植物、动物与人类”是并存的,“我们还是可以确定生物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植物-动物-人类’”(萧焜焘,1990:264),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整个生物发展的*高境界。  二、生命的特征  基于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与遗传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位于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多达数百万种,大至某些大型哺乳动物和高大的种植植物,小至“病毒、单细胞”等微生物,虽然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方面千差万别,但都有其共同的属性”(文祯中,2004:293-295)和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的一致性  现代生命科学表明,“生命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所有的生命有机体都是由化学元素作为基本成分的”(沈显生,2007:11),就目前的认识来看,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种,其中在植物体中有60多种,动物体中有50多种。虽然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物种具有不同的大小、形态和结构,但构成它们生命的化学元素却是大致一样的,一般大都含有组成有机物的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硫元素及磷元素等非金属元素,也含有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的钾元素、钙元素、钠元素与镁元素等金属元素。同时,除了含有多种无机物以外,各种各类生物都还含有蛋白质、核糖核酸与维生素等有机分子。现代生物学表明,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是所有已知生物的遗传物质,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中所带的遗传密码在各种各类不同的生物中都是通用的,这也是所谓的“转基因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

]

内容简介

[

  《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以“科技文化”为逻辑主线,基于社会学视角,对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涉及:①科技文化与人文的内涵;②科技与人文的关系;③科技文化与现代化;④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⑤科学思想及方法;⑥科技与文化变迁;⑦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等等。以此为基础,作者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指出现代科技文化已成为一个衡量现代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  《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适合社会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与学生参考,也可供其他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参阅。

]

作者简介

[

  谭贤楚,男,土家族,1967年2月生,湖北省巴东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民族学院社会学专业负责责人。  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有两篇文献的引用率较高,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国研网全文转载,被EI或ISTP收录7篇,合作出版著作两部。  主要从事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社会学研究。主要社会兼职:湖北省社会学会与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

目录

序(周长城)前言**章 科技文化与人文教育**节 大学生学习科技文化的必要性第二节 科技的文化特性第三节 科技文化与人文教育第二章 科技与人文**节 科学与人文第二节 技术与人文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第三章 古典科技文化**节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从微观到宇观第二节 地球上的生命探幽第四章 近代科技文化**节 哥白尼学说第二节 牛顿力学第三节 电力及其技术发展第五章 现代科技文化**节 高技术:全球化的推进器第二节 新型材料技术:现代文明的支柱第三节 现代科技文化的表征: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现代科技文化的社会功能第六章 科技文化和现代化**节 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第二节 科技文化与现代化第三节 现代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七章 科技进步和文化变迁**节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第二节 文化变迁第三节 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变革第八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节 知识经济:当代经济的一种新形态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 科学研究**节 科学研究的目的与类别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原则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方法第四节 科学研究的程序第十章 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节 科教兴国战略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三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参考文献附录一《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教学大纲附录二科学发展的探索与思考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与思考大科学项目的组织分析自主创新: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模式现代建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必要性、理论及方法社会学理论的本土构建:本土研究、理论化与体系化辨析与商榷:《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解读计算机发展与社会进步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现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附录三调查问卷示例后记

封面

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

书名:科技文化大观-社会学视域中的科技文化

作者:谭贤楚

页数:250

定价:¥68.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030454904

PDF电子书大小:14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