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楼杂稿

节选

[

  《有高楼杂稿》:  《后山诗话》记载晁补之当年说过的一句话:“眉山公之词短于情。”(《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1引,今本无)  白居易《与元九书》云:“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白居易集》卷45,中华书局,1985年)文学创作,情为根本。苏轼作为一个举世罕匹的文学巨擘,说他没有深厚、丰富的情感蕴藏,这当然令人难以置信,无怪乎引起后人很大的非议。王若虚便气愤地责问:“呜呼!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情,可乎?”(《滹南诗话》卷中,《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  其实,王若虚完全可以不必动怒。情感的类型每有不同,晁补之所谓“短”者,应即在上述缠绵不解之一种,不是泛谓东坡乃无情之人也。而缺乏此种缠绵不解的情感,也不是说就一定不可能具有所谓“风韵”。对于苏轼来说,毋宁说刚好相反,决定了他缺乏缠绵婉结的情感的,正是他所特具的那种“东坡式”的风韵。  何谓“风韵”?就其实质而言,实乃心性品格的外在体现。心性品格,则又为先天素质和后天修养所共同形成。这就是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所谓的“才”、“气”、“学”、“习”。由于苏轼吸收了儒家善处穷通、乐天知命,道家清静恬淡、逍遥齐物和佛家随缘而适、随遇而安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再加上他浸心艺文的愉悦感和博学多识的成就感,以及具有充盈而溢的天分、才气,造就了他潇洒超旷的心性气质。若说苏轼之“风韵”,正在于此。  苏轼在《哨遍·为米折腰》中唱道:“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东坡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中吟道:“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下引苏诗同此)《与程秀才书》中写道:“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下引苏文同此)总之,他对一切想得通,将一切看得淡。荣辱、利害、进退、得失,乃至生死,“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与子明兄书》),无不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也许,心性与情感并非一回事,但什么样的心性却能决定什么样的情感。豁达超逸的心性并不意味着绝情或忘情,但与这种心性相适应的却不会是缠绵细密、婉结不解的情感。因而,虽然如论者所指出,苏轼的词中不仅有爱国之情,思乡之情,手足之情,而且同样有夫妻之情和男女之情,但即使在通常说来*容易产生柔婉深微、悱恻缠绵的情感的后两类作品中,他所表现出的仍然是那种一以贯之的“流行坎止”的洒脱情怀。这正是由其通脱旷放的性格决定的。  ……

]

内容简介

[

  《有高楼杂稿》收录了作者23篇文章,内容涉及古典文学研究, 文献和书法研究及人物评介。

]

目录

苏轼与佛教三辨苏轼文学理论与佛学苏轼文学创作与佛学苏轼词的体制问题苏轼词的音律问题从苏轼“以诗为词”的内因论到苏辛之别从苏轼与柳永的关系论到苏词创作的心理苏轼词辑佚和辨伪的历史考察“以诗为词”的判断标准“以诗为词”的重新评价试论“尊词”与“轻词”陈子昂文学地位的历史评价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的不平衡性——陈子昂评价的一个新角度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文献问题《词话丛编》疑误录《传世藏书》疑误录书法三维论中国书法的艺术哲学书法与佛教“匆匆不暇草书”考释我所理解的启功先生“多宝道人”王利器先生傅璇琮先生的学术思想后记

封面

有高楼杂稿

书名:有高楼杂稿

作者:刘石

页数:404

定价:¥35.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100036368

PDF电子书大小:10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