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智能-人工心理

本书特色

[

本书是一本较为全面地介绍人工心理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技术的著作。在对人工心理、人工情感和情感计算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应用领域进行介绍之后,分别对心理建模、情感建模、人工大脑、人脸识别、人脸合成、表情识别、行为理解、人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数字虚拟人技术、个人机器人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对人工心理的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

作者简介

[

王志良,男,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师。北京科技大学首席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智能科学系主任。1982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今燕山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工博士后流动站,随后来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历任副教授、教授。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学术任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主持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四十多人,发表学术专著2部,合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多篇。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2006年,被授予北京市教师称号。
1998年,所提出的人工心理的概念,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1999年,所写论文《人工心理学》被IPMM99, ICAI99两个国际会议接受为大会主题发言:2000年《人工心理理论的探索研究》得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当选为中国首届情感计算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2004年《人工心理》被教育部“和谐人机交互技术”高级研讨班邀请为专家主题报告(总共6个专家报告);2005年,《人工心理的研究》被东京大学《全球人工科学与人工艺术研究名录》收录:2005年《人工心理研究进展》被IEEE,《SOFT-COMPUTING》国际会议(WSST05)邀请为主题报告:2005年,被选为首届情感计算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人工情绪的研究项目又得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可以说,所倡导的人工心理研究已经初步为国内外所接受和认可。2005年,发起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业委员会》(筹),任委员会主任。并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学术会议。

]

目录

前言第1章 人工心理1.1 NBIC会聚技术1.2 数字人技术1.3 人工心理相关研究参考文献第2章人工大脑2.1概论2.1.1“人工大脑”的概念2.1.2“人工大脑”的技术与实现2.2大脑的基本知识2.2.1概述2.2.2大脑的基本组织结构2.2.3大脑的三个部分2.2.4左右脑的区别与联系2.2.5左右脑的结构与功能2.2.6左右脑协调工作的机理2.3事件相关脑电位在脑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3.1事件相关脑电位的提取原理2.3.2事件相关脑电位在认知科学与脑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4脑机接口(BCI)技术2.4.1BCI技术概述2.4.2BCI技术的发展历史2.4.3BCI技术的应用领域2.4.4BCI脑控机器人技术2.5人工大脑简单记忆功能的电路实现2.5.1Hopfield神经网络2.5.2电路设计2.5.3电路的实现过程与实验结果参考文献第3章人工情感3.1概论3.2情绪心理学3.2.1基本情绪理论3.2.2情绪的主要成分3.2.3情绪的维度描述3.2.4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3.3情感计算的数学模型与情感形式化3.3.1情绪的数学描述3.3.2几种典型的情绪数学描述3.3.3心理学中对情绪量化的思考3.4人工情感的数学模型3.4.1国际人工情感计算模型3.4.2人工心理的情感形式化方法3.5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第4章人脸工学4.1人脸检测与跟踪技术4.1.1人脸检测4.1.2人脸跟踪方法4.1.3人脸面部特征的提取4.2表情识别技术4.2.1表情识别方法4.2.2人脸面部的特征检测及表情识别4.3人脸合成技术4.3.1概述4.3.2VC环境下人脸表情动画的实现4.3.3动画的实现与结果参考文献第5章人类心理行为的图像理解技术5.1概论5.1.1基于视觉的人体运动分析5.1.2运动检测5.1.3目标分类5.1.4人体跟踪5.1.5行为的理解和描述5.2人体的检测与跟踪技术5.2.1概述5.2.2基于区域的人体运动跟踪5.2.3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层块匹配多目标跟踪方法5.2.4运动物体的特征提取与跟踪5.2.5目标的识别与分类5.2.6运动体运动状态估计5.2.7卡尔曼滤波器在物体运动跟踪中的应用5.2.8运动物体检测和跟踪原型系统的实现5.3疲劳检测与视线追踪技术5.3.1疲劳驾驶中打盹的检测5.3.2视线追踪技术参考文献第6章基于人工心理的个性化商品导购系统6.1面向Internet的个性化智能商品导购空间6.1.1个性空间的构想起源6.1.2国内外在智能交互领域的研究现状6.1.3个性化智能商品导购空间的结构与功能6.1.4个性化智能商品选购系统的网络平台搭建方法6.2个性化交互系统数据库的设计6.2.1HSV颜色模型及量化方法6.2.2服装商品的特点与设计理念6.2.3服装商品特征库的建立6.2.4客户情感数据库的建立6.2.5实验结果与分析6.3个性化交互系统在线智能推理机的建立6.3.1使用遗传算法搭建顾客心理模型6.3.2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顾客心理模型的搭建6.4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离线推理机建模6.5色彩与人工心理对应关系的建模与应用6.5.1色彩心理效应研究和实验数据的采集6.5.2色彩与人工心理对应关系的建模方法6.5.3色彩心理效应模型在个性咨询系统中应用算法的设计6.6对顾客购买结果的综合推断——贝叶斯网络方法的应用6.6.1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6.6.2贝叶斯网络结构的设计6.6.3实验与结果分析6.7满足个性心理的服装选购计算机系统6.7.1个性化智能商品选购系统的注册与登录6.7.2个性化智能交互系统的实现6.7.3私人着装咨询服务6.7.4虚拟试衣间服务的搭建参考文献第7章数字虚拟人技术7.1虚拟人技术7.2虚拟现实技术7.2.1概述7.2.2主流技术介绍7.2.3三维人脸建模的相关技术及算法7.3虚拟数字人的发展方向7.4情感虚拟人系统7.4.1文本处理和回答的产生7.4.2应用贝叶斯网络进行个性化建模7.4.3从情绪到情感的转换7.4.4情感与表情的同步化过程7.4.5情感虚拟人个性化设计7.5基于三维人脸建模的人机交互系统中情感虚拟人的设计与实现7.5.1情感虚拟人系统的总体设计7.5.2情感虚拟人三维人脸模型的实现7.5.3基于Candide模型的三维人脸建模7.5.4人脸模型的变换7.5.5脸部表情的运动计算7.5.6纹理贴图7.5.7情感虚拟人的表情合成7.6情感虚拟人系统的结果分析7.6.1初始化情感模型7.6.2情感交互系统的实现与结果分析参考文献第8章个人服务机器人技术8.1服务机器人8.1.1概述8.1.2个人机器人技术8.1.3情感机器人8.2机器人实验平台8.2.1情感机器人的主要技术8.2.2机器人的系统结构8.2.3机器人系统模块的划分8.3机器人实验系统的技术实现8.3.1机器人语音识别的实现8.3.2机器人语音合成的实现8.3.3机器人视觉的实现8.3.4人脸检测的实现8.3.5上下位机通信的实现8.3.6机器人情感交互的实现8.3.7实验结果8.4机器人的情感信息处理8.4.1语音情感信息处理8.4.2表情信息处理8.4.3其他情感信息处理8.4.4情感信息融合8.4.5机器人情感行为的表达8.5人工心理在机器人实验系统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9章未来研究9.1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人工心理模型9.1.1人机交互结构模型9.1.2基本生理、安全模型9.1.3情感模型9.1.4学习模型9.2基于意识的人工心理模型研究9.2.1意识的基本概念9.2.2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9.2.3模型的建立9.2.4系统仿真的实现9.3情绪的非线性数学描述9.3.1情绪的非线性特征9.3.2非线性动态理论可以用于情绪建模的原因9.3.3将非线性动态理论应用到情绪系统中的设想和困难性9.4人工心理研究平台的建设参考文献附录缩略语

封面

机器智能-人工心理

书名:机器智能-人工心理

作者:王志良

页数:354

定价:¥9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1572671

PDF电子书大小:10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