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文化:刘纲纪文选

节选

[

  《美学与文化:刘纲纪文选》:  “理性的胜利”所带来的,刚好和“理性”的要求相对立的种种罪恶和非正义的出现,给了西方思想以极大的冲击,使它从近代启蒙主义时期转向了“后启蒙主义”时期,即我们现在称之为“现代”的时期。这是西方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期。对“理性”的“极度失望”,引出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这里不打算详论,只来考察一下和文艺、美学上的现代主义相关的主要思想流派。  这个思想流派始于德国的叔本华,中经克尔凯郭尔、尼采,发展为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其中,又以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为深远。这些思想流派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由对“理性”的“极度失望”走向对“理性”的否定,在西方现代思想中掀起了一股非理性主义的潮流。过去,在启蒙主义那里,世界和人生的意义是由“理性”予以无可怀疑的保证的;现在,对于叔本华等人来说,“理性”正是使世界变得不可理解,使人生失去意义与价值的根本原因。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其实也就是说“理性”死了。因为在康德及其他许多哲学家看来,上帝是“理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既然上帝死了,“理性”还能单独活下去吗?尽管如此,人究竟还是要活下去的,于是非理性就成了叔本华等人解决问题的法宝。他们展开了对“理性”的猛烈的批判,不仅批判启蒙主义的“理性”,而且对从古希腊哲学到康德、黑格尔哲学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予以全面抨击,企图拔掉西方理性主义的根子。这种批判,大致上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从叔本华开始,用非理性的“生命意志”来对抗、批判“理性”。这种做法,至尼采基本上宣告结束。另一种做法是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相连的,它企图借助现象学达到对经验世界的“超越”,这就是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思想所采取的基本路线。但胡塞尔现象学所说的“超越”(“先验还原”)是以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为根基的,可以说是在20世纪条件下对康德先验主义哲学的一种改装;而海德格尔却把它变成了一种借助于个人内心体验而实现的“超越”,因此招致了胡塞尔的不满。叔本华和海德格尔等人对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有其不能否认的意义,因为它揭露了西方传统中理性主义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并唤起了人们对非理性现象的注意。问题在于这种批判否定了理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理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的局限性为理由而主张否定理性。实际上,如果世界真成了非理性的,人类社会也就灭亡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存在不能没有科学、道德、法律,而所有这些都是以肯定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为前提的。从这个方面来看,胡塞尔对存在主义的不点名的批判,对启蒙主义的肯定与赞扬,哈贝马斯(Habermas)主张“现代性”是要完成启蒙主义的未竟之业,虽然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在今天仍有其合理、进步的意义。  ……

]

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的文章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美学对话》《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问题》《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征》《“艺”与“道”的关系——中国艺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文化中的境界》等。

]

作者简介

[

  刘纲纪,1933年生,贵州普定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美术史论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到武汉大学哲学系工作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长期担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先后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湖北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2006年当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00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2010年入选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书画史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出版专著十余部。

]

目录

总序序一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二美学对话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问题四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征五”艺”与”道”的关系―中国艺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六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文化中的境界七安顺文化沉思录八安顺画坛的一代宗师九故乡的文艺十成于”尽善尽美”十一由中国古典美学探寻文艺评论的根脉与未来——访美学家刘纲纪后记学术年表编后记

封面

美学与文化:刘纲纪文选

书名:美学与文化:刘纲纪文选

作者:刘纲纪著

页数:395页

定价:¥55.0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221131829

PDF电子书大小:10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