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有效价差的估计方法

本书特色

[

流动性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资产定价、市场有效性、公司财务以及风险管理等各类金融决策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流动性的测度则是这一类问题的基础。本书将统计学与金融热点问题相结合,研究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的度量方法,特别是关于交易成本的度量方法及其统计推断,为流动性的应用提供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流动性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交易成本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度量交易成本的基本方式是买卖价差,而有效价差是常用的买卖价差指标。因此本书主要考虑交易成本特别是有效价差的推断方法,具体包括:两种有效价差估计的渐近性质研究、基于价格极值的有效价差估计研究、有效价差的极大似然估计研究以及基于Roll价格模型的有效价差实证研究等。本书的内容可以为金融学、统计学研究人员作为参考研究。

]

内容简介

[

流动性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资产定价、市场有效性、公司财务以及风险管理等各类金融决策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流动性的测度则是这一类问题的基础。本书将统计学与金融热点问题相结合,研究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的度量方法,特别是关于交易成本的度量方法及其统计推断,为流动性的应用提供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流动性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交易成本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度量交易成本的基本方式是买卖价差,而有效价差是常用的买卖价差指标。因此本书主要考虑交易成本特别是有效价差的推断方法,具体包括:两种有效价差估计的渐近性质研究、基于价格极值的有效价差估计研究、有效价差的极大似然估计研究以及基于Roll价格模型的有效价差实证研究等。本书的内容可以为金融学、统计学研究人员作为参考研究。

]

作者简介

[

高扬,2015年7月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2项省部级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金融时间序列等。

]

目录

**章导读1**节研究背景1第二节本书内容及结构5第三节低频估计的文献综述6一、 Roll的估计7二、 贝叶斯估计9三、 Holden估计9四、 High�睱ow估计11五、 LOT估计13六、 FHT估计14七、 低频价差估计的比较15第二章两种有效价差估计的渐近性质16**节引言16第二节理论性质17一、 Roll估计的渐近性质18二、 High�睱ow估计的渐近性质18三、 两种估计的比较20第三节模拟研究21一、 Roll估计与High�睱ow估计的预测误差比较21二、 RMSE随s及σ的变化规律27金融市场有效价差的估计方法■■目录第四节有效价差的Bootstrap区间估计30一、 Bootstrap区间估计30二、 实际例子31第五节结论33第三章基于价格极值的有效价差估计34**节引言34第二节新的High�睱ow估计35第三节理论性质36一、 s^1的统计性质36二、 s^2的统计性质37三、 s^3的统计性质38四、 s^4的统计性质39五、 s^5的统计性质41六、 统计性质比较42第四节模拟研究45一、 六种High�睱ow估计误差模拟结果45二、 RMSE随s和σ的变化趋势50第五节广义矩估计60第六节结论66第四章有效价差的极大似然估计68**节引言68第二节极大似然估计69第三节理论性质72第四节模拟研究72一、 理想状况下误差变化72二、 非理想状况下误差变化79三、 估计误差随s及σ的变化81第五节结论87第五章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度量方法的比较88**节引言88第二节高频基准价差89一、 报价价差90二、 有效价差90三、 已实现价差90第三节数据选取及说明91第四节实证分析92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92二、 估计误差比较94三、 相关性比较98第五节结论101第六章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度量方法的比较103**节引言103第二节流动性度量105一、 高频交易成本105二、 高频价格响应106三、 低频交易成本107第三节数据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107第四节实证结果110一、 相关性分析110二、 估计误差112第五节结论114第七章结论、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115**节主要结论115第二节不足之处116第三节进一步研究方向117参考文献119附录124附录A第二章相关定理证明124一、 引理2.1的证明124二、 定理2.1的证明125三、 引理2.2的证明125四、 定理2.2的证明126五、 推论2.1的证明127附录B第三章相关定理证明129一、 引理3.1的证明129二、 定理3.1的证明129三、 引理3.2的证明130四、 定理3.2的证明131五、 引理3.3的证明132六、 定理3.3的证明133七、 引理3.4的证明134八、 定理3.4的证明134九、 引理3.5的证明135十、 定理3.5的证明136十一、 推论3.1的证明137附录C第四章相关定理证明140一、 定理4.1的证明140二、 定理4.2的证明141第1章绪论1.1本书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1本书研究的背景1.1.2本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动态1.2.2国内研究动态1.2.3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1.3本书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3.1本书的总体思路1.3.2本书的研究内容1.3.3本书的研究方法1.4本书的创新之处第2章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概念及现状分析2.1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概念2.1.1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2.1.2知识产权的范围2.1.3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2.2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2.2.1我国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现状2.2.2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现状2.2.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现状2.3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2.3.1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3.2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2.4本章小结第3章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分析及协同发展概念模型3.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内涵、特征及主体构成3.1.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内涵的界定3.1.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特征3.1.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主体构成3.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内容3.2.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整体结构及内容分析3.2.2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子系统3.2.3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子系统3.2.4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子系统3.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条件与目标3.3.1系统协同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3.3.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界定3.3.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3.3.4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3.4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模型及解析3.4.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模型3.4.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概念模型解析3.5本章小结第4章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机理4.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层次表现4.1.1知识产权管理子系统内部的协同发展4.1.2知识产权管理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4.1.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4.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微观基础4.2.1耗散结构理论分析4.2.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微观耗散结构特征及熵变4.2.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微观过程4.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协同发展机理分析4.3.1协同熵模型分析4.3.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协同熵变模型4.3.3基于协同熵变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机理4.4本章小结第5章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主体行为基础5.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主体行为基础分析5.2社会利益主体的进入参与行为5.2.1演化博弈理论基本原理5.2.2市场机制下社会利益主体参与行为5.2.3行政监管机制下社会利益主体参与行为5.2.4数值仿真分析5.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主体的协同合作伙伴选择行为5.3.1灰靶理论基本原理与概念5.3.2基于误差传递的改进灰靶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5.3.3算例仿真分析5.4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中协同合作伙伴间的利益分配行为5.4.1基于Shapley值法的系统主体合作伙伴基础利益分配模型5.4.2基于正交投影法的利益分配修正模型5.4.3算例仿真分析5.5本章小结第6章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机制6.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模型分析6.2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6.2.1驱动力要素分析6.2.2驱动机制模型构建及分析6.3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耦合互动机制6.3.1系统内部主体间耦合互动6.3.2子系统间耦合互动6.3.3系统与产业创新耦合互动6.4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演进机制6.4.1基本假设条件6.4.2基于Logistic方程的系统协同发展的演进机制模型构建6.4.3系统协同发展的稳定性演进机制分析6.4.4系统协同发展的混沌性演进机制分析6.4.5系统协同发展的速度演进阶段及其分析6.5本章小结第7章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测度7.1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模型构建7.1.1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测度基本思路7.1.2原始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模型介绍7.1.3基于聚类算子和速度特征的改进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模型7.2状态参量测度体系的构建及数据获取7.2.1状态参量选取原则7.2.2状态参量测度体系确立7.2.3测度数据获取7.3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测度及分析7.3.1子系统内部协同发展测度及分析7.3.2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测度及分析7.3.3国家整体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综合测度及分析7.3.4省级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综合测度及分析7.4本章小结第8章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8.1基于国家整体宏观视角的保障措施8.1.1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8.1.2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区域知识产权发展8.1.3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发展服务平台8.1.4大力扶持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发展8.1.5重视并强化国际间知识产权管理的合作8.2基于社会利益主体微观层面的保障措施8.2.1强化各个社会利益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8.2.2提高科技创新人员和知识产权建设人员的积极性8.2.3增强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主体知识产权开发力度8.2.4提升企业等利益主体知识产权运营能力8.2.5提高政府、企业等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8.3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封面

金融市场有效价差的估计方法

书名:金融市场有效价差的估计方法

作者:高扬

页数:142

定价:¥69.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4-01

ISBN:9787302523918

PDF电子书大小:11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