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中公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节选

[

  部分?
  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与运用
  内容简介
  本部分内容是地理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的内容,共分为五章。章为地理科学的相关知识。后四章按照中学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区域地理四个方面对地理的学科知识进行了全面讲解,其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的基础。
  章地理科学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提要
  本章主要考点有地理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学科发展情况等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速记
  人地关系是地理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客观存在的关系。人地关系就是指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改造、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各种人地关系学说的发展,就是对这种认识过程的反映。
  随着欧洲18—19世纪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学科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关系理论逐渐系统化,成为地理学的重要理论。此时,著名的地理学家为洪堡和李特尔。他们不仅是德国,还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洪堡将毕生贡献于对自然界的考察,足迹遍布欧洲和南、北美洲。他的报告《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是新大陆自然、经济和政治的部百科全书和拉美北部的部区域地理著作。他提出的世界年均温等值线图和大陆性概念,以及植物纬向水平地带学说,是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从而被公认为是自然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
  在柏林大学任教的李特尔是德国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的创建人,被认为是近代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早阐发者和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他对区域的开创性见解集中于19卷的《地学通论》中。该书确定了区域的概念和层次。他还认为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差异性中的一致性,从而导出这门学科的两个基本部分,即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
  【2013年上半年真题】早阐述人地关系以及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基础的地理学家是()。
  A.洪堡B.李希霍芬
  C.李特尔D.赫特纳
  【答案】C。解析:洪堡是世界上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任系主任,著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等;李希霍芬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地表形成的过程,对地貌形成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土壤形成因素及其类型;李特尔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
  在人地关系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等理论。
  第二章自然地理
  高频考点提要
  本章的主要考点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节地球仪与地图
  高频考点速记
  一、地球仪与经纬网
  1.地球与地救仪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3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地球上约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从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经纬网
  (1)基本概念和特征
  经线:又称子午线,南北极点短距离的连线,是地球大圆的一半。
  纬线: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以地心为圆心的纬线称为赤道。
  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也是0°经线。
  经度:某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度数即为当地经度值。从0°经线开始,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各180°。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纬度:某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的度数即为当地的纬度值。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南北纬各有90°。北极点的纬度为90°N,南极点的纬度为90°S。
  经纬网: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可以用相应的经纬度来表示,如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9N,116°E)。
  (2)重要的经纬线
  重要的纬线见图1-2-1。
  图1-2-1重要的纬线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及穿越地区见表1-2-1。
  表1-2-1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及穿越地区
  重要纬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
  赤道(0°)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非洲中部、印度尼西亚群岛、南美洲北部
  北回归线
  (23°26′N)太阳直射的北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
  (23°26′S)太阳直射的南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
  (66°34′N)北半球有极昼或极夜的南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亚欧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
  (66°34′S)南半球有极昼或极夜的北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北极点位于北冰洋
  90°S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
  重要的经线见图1-2-2。
  图1-2-2重要的经线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其中20°W以东、160°E以西是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是西半球。
  3.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方向
  根据纬度可以判定南北方向。同为北纬则纬度高的地方在北方,同为南纬则纬度高的地方在南方;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根据经度可以判定东西方向,同为东经则经度大的地方在东,同为西经则经度大的地方在西。东西经不相同的按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定东西方向,即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到达在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到达为西。但是,所经过的经度范围必须小于180°,超过180°则东西方向对调。
  (2)估算距离
  赤道上经度间相隔1°的距离=40000/360km≈111km。经度间的距离越靠近极点越小,至极点为0。经度间相隔1°的距离≈111km×cosθ,θ为当地的纬度。经线上纬度相隔1°的距离≈111km。
  (3)短距离问题
  根据球面性质可知,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短距离为两点所夹的经过两点的大圆的那段劣弧的长度。所谓大圆就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圆。
  二、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地图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地形图、政区图、人口图、交通图等。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方向
  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①有经纬网的,依据经纬网进行判读。②无特殊说明的,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③有指向标的,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
  2.比例尺
  (1)概念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等的关系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见表1-2-2。
  表1-2-2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
  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数值范围内容
  大分母小小详细
  小分母大大简单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见表1-2-3。
  表1-2-3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大小
  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数值图幅内容
  大分母小大详细
  小分母大小简单
  (3)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缩的计算: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比例尺缩小时相反。
  比例尺放缩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缩后图幅面积放缩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缩倍数的平方。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用符号和色彩等表示地理事物等的释义和说明。
  注记是在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
  三、地图的阅读与运用
  关于地图的阅读与运用,这里以等值线图为例。
  (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基本概念
  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指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相对高度:任意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
  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
  (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在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等高线中间稀疏,四周密集。
  (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在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坡度大小。
  (4)常见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变小。
  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变大。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向高处凸为山谷,向低处凸为山脊。
  陡崖:几条不同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
  常见地形等高线示意图见图1-2-3。
  图1-2-3常见地形等高线示意图
  (5)相对高度的计算
  两地相对高度(高差)H的计算方法:(N-1)D<H<(N+1)D(N表示相隔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方法:(N-1)D≤H<(N+1)D(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例

]

本书特色

[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精简而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考点,利于考生快速梳理考点,为考生提供方便。
本书除了进行高频考点梳理以外,还相应地在部分考点后面附上真题即考题再现,帮助考生更加清晰地把握考题情况。本书针对考生需求,设计了64开版面,方便考生携带。本书版面设计活泼,采用双色印刷,使考点内容突出明了,易于阅读,助力考生备考。

]

内容简介

[

本书由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在认真研究了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近年真题的基础上编写。图书内容分为:主要内容介绍、高频考点提要、高频考点速记三部分,从三大模块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很核心的考点提升学习效率,成功通过考试。

]

目录

部分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与运用
章地理科学基础知识/2
高频考点提要/2
第二章自然地理/5
高频考点提要/5
节地球仪与地图/5
第二节宇宙中的地球/20
第三节地球上的大气/42
第四节地球上的水/70
第五节地表形态的塑造/81
第六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03
第七节自然灾害/109
考点强化练习/110
第三章人文地理/117
高频考点提要/117
节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17
第二节城市与城市化/127
第三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39
第四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67
考点强化练习/173
第四章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183
高频考点提要/183
节世界地理概况/183
第二节世界地理分区/195
第三节中国地理概况/230
第四节中国地理分区/275
考点强化练习/289
第五章区域地理/294
高频考点提要/294
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94
第二节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96
第三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03
考点强化练习/310
第二部分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
章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实施/318
高频考点提要/318
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的部分内容/318
第二节地理教学的基本方法/325
第三节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332
第四节地理教学媒体的使用/344
第五节地理教学评价/346
考点强化练习/354
第二章地理教学设计/357
高频考点提要/357
节地理教学设计概述/357
第二节地理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360
第三节地理教学设计模板/371
考点强化练习/37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74

封面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中公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书名: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中公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页数:376

定价:¥24.0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0089398

PDF电子书大小:7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