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

相关资料

[

,

  黄小虎,国土资源部咨询中心咨询委员兼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
  赵树枫同志自本世纪初开始关注农村宅基地问题。2004—2008年,他两次组织团队开展专题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之后,不断跟踪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拓展、深化对宅基地及相关问题的认识。
  老赵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熟悉农村政策与农村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他研究宅基地问题,不是从理论或概念出发,而是在长期实践中深感这个问题重要,因而选定其为题目。之后,他反复深入农村调查,发现、梳理相关问题,探寻矛盾演变的历史及其原因,从大量的现象中分析相互间的联系,归纳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事务的本质性规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并不断在新的实践中加以检验、校正。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而老赵却在离休多年之后,以80岁的高龄做到了。
  《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就是他们近10年研究成果的集成。本书主要提出与解决的是政府与农村的关系问题。我赞同他们的意见,同时希望社会特别是研究界,对农村内部的利益关系问题也加以重视。
  郭书田,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也不能背离这个规律。赵树枫等同志编著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一书在吉祥如意的羊年出版问世,是一件喜事,值得热烈庆贺!
  本书以北京市郊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三次专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是记述了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二是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三次大变动中的经验教训;三是揭示了农村宅基地现行法律与政策存在的重大问题;四是在总结京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与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对策思路与具体建议。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理论价值,而且对全国、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具有可以借鉴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为研究与推进这项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依据。
  学术界有关农村宅基地问题各抒己见的讨论文章很多,本书的特点是:内容全面,资料翔实,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切中要害,以产权为核心,集中分析研究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把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也可以说这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
  刘守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老赵的这个书实际上一直在鞭策着我们,从开始做研究一直到现在,我们有时候以为他搞完了,但其实还没搞完。
  第一,这本书实际上关注宅基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即城乡接合部地区和城郊地区。它对宅基地问题有一个最扎实的调研和比较深刻的分析,而且给出了很好的政策建议,这个是最值得肯定的。
  第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调查,而且是用到老赵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宅基地制度历史的演变、宅基地制度面临的一些理论和政策的问题的研究,是最全面的一个对宅基地历史的回顾和分析。
  第三,这本书的角度非常重要,宅基地如果不在城乡一体化大的方向里来讨论是有偏颇的,不能纯粹就宅基地本身来讨论,而应从城乡一体化大的格局下,把宅基地制度放在一个大的变革的总体脉络里面来讨论。宅基地问题是城乡一体化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将两者联系起来讨论,是这本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四,这本书对下一步的试点提了很多可行的方案。赵主任的团队在书里面提了很多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冲突,正好可以在试点中进一步去试。
  张义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
  这本大作是赵老多年在这个领域的耕耘和他取得的重要成果,很受感动,因为本人也在北京山区近十年的摸爬滚打,对山区比较了解。这本书里更多阐述的还是我们乡村里头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我对赵老这本书有如下基本评价:
  第一,本书是北京土地资源管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的展现,是一个系统性的成果,是一个既接天文又接地气的开拓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第二,本书基本上理清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规律和它的基本发展途径,为探索北京宅基地制度创新提供了思路与趋向。
  第三,本书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义。这个意义在于一定要做出北京的宅基地制度,要做出北京独特的发展模式,这本书的价值就成倍地往上提升。
  第四,本书将我们土地研究纳入到历史的背景和现实的需求当中,要把宅基地的研究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现实的需求之中,予以严肃认真地探讨、梳理和挖掘,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希望这本书能延伸出宅基地制度创新北京的样本。
  唐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一个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人员,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常大,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首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历史沿革,对我们搞宅基地、搞土地问题研究的人来讲,它在历史沿革上梳理得非常清楚,从人民公社时期是什么样的状态,最后到宪法,到物权法,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个过程中几次比较大的历史时期,对宅基地问题的争论,赵主任把这个梳理得非常地清楚,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工作对后来搞课题研究,还是搞无论是理论工作还是实践工作都有很大的价值和很大的意义。第二个比较大的历史沿革方面,关于政策法规的摘编部分,对我自己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像现在我们搞研究也好,还是下一步我们试点工作的开展,都要对宅基地制度是怎么样走过来的,它的历程是什么样的,往往我们自己的回顾不但从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局时期开始,对80年代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了解得不是很多,赵主任这本书不仅弥补了我们的一个知识空缺,土地部门成立以前是什么样的,还有关于宅基地问题,除了土地管理法和土地部门相关的法律之外还涉及到很多的法律,赵主任都给我们概括、总结提炼得非常地全,基础性的工作对我们后人如何继续做好宅基地研究有非常大的价值,这个也是这本书在学术上是目前我见到的在宅基地研究方面非常权威的,在历史回顾、在文献梳理方面是很权威的一本书。
  第二,这本书的调查非常地详实,数据也非常地多,在2003年、2004年我就在北京做了相关的调研,此前我们的研究往往是在全国,虽然我们地处北京,对北京的事了解得还真不多,往往是在全国其他地方跑得比较多。通过2003年、2004年跟随赵主任调研北京的宅基地情况,找了一些村子进行调查,我们也对北京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赵主任在我们2003年、2004年的研究之后,又继续把这项研究工作往深往下发展下去,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对北京的50个重点村集约土地改革发展做了很好的介绍,相关的资料也是我看到比较全面的。对北京50个重点村的改造,总是看到一些零零星星的介绍,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比较全的介绍,还有一些很多的数据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说我们这本书提到了像北京的郊区,76%以上,将近80%的农民都是要出租房屋的,这样一个数据也是很有说服力,也是很震惊的一个数据。以前往往说宅基地郊区的农民很多都是靠房租来生活,但是具体的数据是什么样的,赵主任这本书以北京为例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调研。
  第三,我看了这本书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在所有的研究,理论的分析、历史的回顾,以及调研的国家上,赵主任对今后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做了一个描绘。这个描绘我自己看了以后我是非常地赞同,赵主任对今后宅基地改革制度的一个设计,三块地的改革关于宅基地是做四件事情,第一个是保障农民的居住权,第二个是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第三个是有偿退出,第四个是关于审批制度方面的。我们在目前即将要开展的试点里面,我们所提到的要在宅基地方面进行试点的一些东西,赵主任在制度设计方面已经做了非常清晰的描绘,这样的描绘对书中的观点,有偿使用、有偿退出等等观点我也是非常赞同,很多东西也是这次宅基地改革试点的比较重要的内容。
  第四,最后一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这本书赵主任一开始介绍的时候就非常打动我的一句话,宅基地不仅仅是一个宅基地的问题,书中也有相关的描述,我说一下赵主任这个观点我非常地赞同,赵主任说宅基地和村庄是分不开的,居住和就业和产业是分不开的,乡村和城市分不开,个体和集体分不开,这个观点我觉得给我的印象非常地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我们在调研中,从全国的数据来看,集体的经营性的建设用地从全国来看,数量是占到集体建设用地的不到10%,剩下的很大一部分是宅基地。在各地的农民的一些改革的试点也好,或者说自发的一些探索中,我们的调研所见到的往往都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是把农民的宅基地的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改革,把这两个改革截然分开,在实际过程中,我是觉得很难把这个两块地在改革中完全地区分开来。我们自己也有些调研,比如说我们在贵州的调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只占当地集体土地的2%,如果说我们的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果仅仅限于经营性的、存量的很小的一部分,其实在实践中这部分的改革,每一块改革仅仅限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涉及的量是不大的。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呢,我也是想在我们所能做的地方中,尤其是北京在改革试点的探索中,如果能把宅基地的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改革两块结合起来进行,我想应该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就比仅仅地进行集体经营性的改革和仅仅进行宅基地的改革结合起来的意义要大于每一块地单独改革,这个要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结合起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个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焦守田,北京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
  第一,这是一个三农工作者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参与调研和写作的人员有20多人,因此这本书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应该说是一个团队的功劳。
  第二,这是一部代表了农民和三农工作心声的佳作,代表了三农利益。
  第三,这是一个搞政策调研的成功典范。这调研应该怎么搞?不是就钻在图书馆里这儿摘点那儿摘点,这个是十年的功夫。调查中,北京郊区城镇化的矛盾突出,成功的案例也比较突出,因此调研的含金量比较高。
  第四,这是一个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老赵80多岁了,领衔做出这本书,体现了老赵对三农工作的执著。北京市农研中心应认真地推广这种调研形式。
  第五,这个成果开启了一个多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大门。这本书的题目很好——《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现在城市的土地政策跟农村的土地政策现在还是二元的,下一步值得研究的问题非常多,把城市的好经验用到农村去也是一个思路。

,

  ……

]

本书特色

[

本书梳理了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特征与评价,并总结了北京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现实,围绕农宅流转发生的诉讼和讨论;描述了远郊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中的宅基地利用、近郊村域城市化的不同路径与宅基地利用和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的探索,对如何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一体化”有重要的启示;提出了对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村宅基地登记与政策调整的看法和主张;选编了中国大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国台湾地区的做法、著名学者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宅基地利用的重要观点和实地调查报告。

]

作者简介

[

赵树枫,1932年10月生于河北省容城县。1951年3月起,先后在北京市第一中学任政治教员,在原东四区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宣传部任理论教员,在北京《支部生活》当编辑、记者,“文革”后期到农村插队,1970年开始从事农村工作。1998年离休。
  曾任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政协委员。
  编著有《农村规模经营研究》《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北京郊区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等。
  李廷佑,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资源区划室原主任、北京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原副主任。1939年生于山东省胶县,1956年在胶县林业局参加工作,1964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在密云县长期从事农林技术和农村工作,主持县农业区划工作。
  张 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农村调研工作,曾任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所所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院长。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都是农业的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科学技术奖。
  黄 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原所长,副研究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城市化、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多次参加国家及市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

目录

序言**章  导言  一、宅基地是为人类居住使用的土地  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问题  三、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我国农民住宅有其自身特点  五、本书的基本内容在三次专题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  六、本书的基本观点、改革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  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农村宅基地的取得  二、农村宅基地的管理  三、中国古代的住房权与住房救济第三章  当代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特征与评价  一、当代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  二、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特征与评价第四章  北京市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北京农村宅基地的总体情况  二、58个村宅基地与房屋抽样调查分析  三、北京农村宅基地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四、北京居民点演变趋势与宅基地利用方向第五章  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宅基地利用  一、北京城市的发展改变了郊区土地利用格局  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改变了农村宅基地的利用人群和功能第六章  l围绕农宅流转发生的诉讼和讨论  一、农宅流转政策的演变过程  二、农民反悔告状  三、两个例证  四、《物权法》草案审议中的讨论第七章  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中的宅基地利用  一、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动因和进展  二、对于远郊区农村的改造和建设应予特别关注  三、远郊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不同做法  四、远郊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成效与启示第八章  村域城市化的不同路径与宅基地利用  一、被动城市化的宅基地利用  二、主动城市化的宅基地利用  三、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改革中寻求主动城市化第九章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的探索  一、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概述  二、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状况  三、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的城市化建设  四、重点村土地利用的主要举措  五、结语第十章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一、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基本估价  二、关于农宅流转的分歧和争论始终存在  三、对农宅流转的看法和主张  四、北京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改造实践的启示  五、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若干建议第十一章  5农村宅基地登记确权与政策调整  一、土地登记确权的历史渊源  二、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确权制度长期缺失  三、登记发证的必要性  四、农村宅基地登记确权面临的问题  五、农村宅基地初始登记与确权政策建议附录  专题研究选编  附录一  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和政策专题摘编  附录二  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台湾地区土地政策透视  附录三  西方家宅法的变迁及其启示  附录四  著名学者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宅基地利用  附录五  郑各庄农民自主城市化的成功实践和周边几个村的乱象与困局——兼论村域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与土地制度改革后记  

封面

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

书名: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

作者:赵树枫

页数:312

定价:¥58.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13635547

PDF电子书大小:10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