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制度与政策

节选

[

  《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制度与政策》:  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任务启动后,上海即加快制定省级教育统筹机制的基础性工程——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三个规划”(《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这三个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对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安排,充分考虑和预测区域人口变化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等因素,采取大数据分析、国际国内比较等方法,对需要重点破解的难题进行建模分析、对关键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对政策效果进行科学预测,据此提出面向2020年和2030年优化上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类型、层次结构和空间布局的目标及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明确未来15年上海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学科专业的结构数量与培养规模,努力做到面对未来15年国家和各类人才需求,上海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学科专业在类型上都能输送、在结构上大致匹配。  学科规划方面,我们根据该规划,于2014年底率先实施了“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分类别分阶段稳步实施。所谓分类别,即分Ⅰ、Ⅱ、Ⅲ、Ⅳ类“高峰”学科和Ⅰ、Ⅱ类“高原”学科进行建设,每个类别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重点都不一样;所谓分“阶段”,就是分两个阶段推进实施:2015-2017年计划投入36亿元,2018-2020年不低于**阶段的投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20个左右世界一流“高峰”学科点和200个左右国内一流“高原”学科、群。目前,各类别“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已经相继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2016年5月数据:上海高校入围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数79个,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数9个;万分之一的学科实现历史性突破,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学学科首次入围,是国内第二个人围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  高教规划方面,上海立足人才培养需求,超前规划到2030年上海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类型以及分类发展目标。围绕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需要,针对医学、艺术、经管、法学、理工农、文史哲教6大门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布局,分别提出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两年来,已依据高教规划,组建了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公安学院,未来还将以合并组建、新设增设、调整撤并、合作办学、二级学院独立运行等方式优化上海高校布局结构,使其更加契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同时,还基于规划构建了上海高校二维分类标准体系,按学科门类及一级学科发展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种类型;按承担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功能,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四个类别,形成了纵横交叉的“十二官格”,并针对每一个“宫格”配置相应的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目的是引导全市60多所高校明确自身在二维分类体系中的定位,从原有的“一列纵队”变为“多列纵队”,在各自“纵队”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职教规划方面,上海搭建了立体化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纵向上,打通了“中职一专科高职一应用型本科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通道,搭建了多渠道、多形式衔接融通的“立交桥”。目前“中高职贯通”试点、“高职一本科”贯通试点、“中职一本科”贯通试点、临床医学硕士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临床医学博士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等改革均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横向上,对接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专业布局结构,对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涉及本市职业教育招生专业的14个专业大类和79个专业类分别对应到20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别职业院校规模和层次,分别提出增加、稳定、减少进行布局;对院校根据新技术、新业态增设新专业或方向,明确发展思路。  ……

]

内容简介

[

  教育治理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现代化”更是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但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究竟什么是“教育治理现代化”?对其内涵,其实我们仍然不是太清楚。中国教育治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文山会海”。*近两年稍微有所好转,但这个“特色”没有根本改变。我们的各级领导都很忙,忙于开各种会议,甚至以会议落实会议。我们一年,仅仅教育部就要出台难以计数的各种文件,有的文件甚至是三令五申地反复下发,我们的教育改革也是“年年改”甚至“月月改”,如高考改革几乎年年在改,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政策出台会如此频繁?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部门领导如此忙碌?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治理显得不那么“神定气闲”?的确,我们的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与日俱新,“苟日新、日日新”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如此频繁,我们的教育政策供给要如此密集。笔者以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治理理念还没有“现代化”,导致了很多治理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行政权力过于傲慢。学界对治理的一个主要理解是“分权”,但究竟怎么“分权”,是不是说教育治理分权了,就现代化了?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拿高等教育来说,20多年前,也就是高等教育体制大改革之前,全国700多所高校就分属了70多个部委,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另外,国家人事部、财政部、发改委,甚至国土局,税务、安全部门等,这么多机构都在管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够“分权”的了。但那样的治理可谓是九龙治水,有时又相互掣肘,办点事非常困难,几乎困住了高等学校的手脚,哪里谈得上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呢?那么治理究竟是什么?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究竟是什么样的主体,以什么样的关系来共同治理?这是亟须我们在理念上厘清的根本性问题。

]

作者简介

[

  袁本涛,湖北石首人,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发展教育等。    孙霄兵,博士,曾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法掌、教育政策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工作。

]

目录

理论研讨篇“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端论坛综述加强教育政策统筹研究 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院校研究 建立高校决策支持系统教育治理与教育法治二维互动模型探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聚焦高校办学自主权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人才开放策略与路径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嵌于”教育治理网络:论新型教育智库的目标定位改革实践篇统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构建首都教育新生态以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为抓手 着力构建完善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机制加固“长板”加长“短板”: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成效初显广东省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情况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综合统筹 加快推进云南教育治理现代化立足教育实际 着眼长远发展 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省级教育统筹的基本尺度附录国家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编)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记

封面

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制度与政策

书名: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制度与政策

作者:袁本涛

页数:226

定价:¥58.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4190786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