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理解-阐释学视野下的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研究

节选

[

  《文本与理解:阐释学视野下的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研究》:  第三节 作为“存在”的文本理解  海德格尔是将阐释学转向本体论道路的开创者,在他看来,阐释行为的逻辑起点在于从阐释者自我经验出发,其驱动力在于不同阐释者自我独特的生命价值体验和经历,这点与康德的认识先验性和胡塞尔的意识先验性有所不同。因此海德格尔的阐释学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意义,是作为具体历史形态和社会生活泛化的结果,而并非仅仅存在于意识和认识领域。  一现象学理论的转承  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1889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州弗莱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1907年,海德格尔开始接触F.布伦塔诺的著作《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这是他哲学事业的起点。1909年进入弗莱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哲学,1911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跟随当时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潜心研究现象学。1913年夏在施耐德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在弗莱堡大学期间曾为胡塞尔的学生,还曾参加新康德派哲学家里科指导的研究班,从而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8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1915-1917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1915年夏他以题为《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获讲师资格。1916年4月,胡塞尔受聘到弗莱堡大学继承里科的讲座,海德格尔得以亲聆胡塞尔的指教。1918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胡塞尔的助教,1922年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在马尔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文本与理解:阐释学视野下的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研究》奠定了海德格尔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予他正教授职称。1928年胡塞尔退休,他被胡塞尔推荐为弗莱堡大学哲学教席的继承人。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1929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尔堡的席位,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终破裂。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理论传承方面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性。海德格尔对于胡塞尔理论的继承关系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有着明确的体现。应该说,海德格尔在两个层面受益于胡塞尔理论的引导和启发,从而直接导致了海德格尔自身的理解存在论的提出。首先,从研究方法来说,胡塞尔为了说明存在的概念性特征,用了“系词”意义的方式对存在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得存在概念可以通过主体的“本质直观”方式获得认知和理解,海德格尔继承了这一理论认识,并将其运用到非客观存在的存在理解意义层面,从而从本质上确立了理解的本质直观性。其次,海德格尔意识到了胡塞尔理论的边界,即关于真理问题的意义,胡塞尔并未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海德格尔则从此出发,将这一问题进行了拓展,他认为胡塞尔真理问题意义的存在性概念是一种“意向客体”,也就是说,真理乃是意向性存在,应当将这种存在继续向前推进,将“意向客体”存在视为存在主体,即存在不能仅限于主体的意识层面,而是作为一种理解成为主体本身,理解即是主体的存在方式。通过这种理论上的推导,海德格尔试图规避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的局限性。  海德格尔的理论发展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理论主要对于“存在概念”与“存在主体概念”在存在论基础认知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而后期理论则对“存在自身”与“存在主体之存在”的存在论基础进行了辨别。海德格尔认为,主体的存在性特征是与“真理”相关联的,二者具有一致性,这是与胡塞尔的真理意义层面的“存在”相同的。并且海德格尔认为,其所谓的作为“存在本身的存在”是超越胡塞尔意向论层面的创新,因为该概念隶属于更为本原的范畴之内。应该说,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是对传统的二元主义主客体分离观念的突破,从存在论范畴之内将主体的存在视为理解的形式,从而在终结“对象性结构”的认知模式中作出了有效的尝试,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维范式。  ……

]

内容简介

[

  传统的传播学受众接受分析主要以电视受众为研究对象,并大多采纳意识形态批判范式的经验研究路径,而强调思辨性的阐释学理论范式一直未能较好地被引入实际研究,其影响一般仅体现在隐性的研究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论层面。为充实和丰富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的理论研究,《文本与理解:阐释学视野下的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研究》结合文本理论,利用阐释学相关理论对电视受众的文本理解与接受行为进行分析考察,以期为受众接受分析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视角。

]

作者简介

[

  李鹏,男,湖北武汉人,新闻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近年来在《国际新闻界》《当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参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重大委托项目等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出版学术著作一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受众接受分析、视觉传播。

]

目录

序绪论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二 研究现状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章 文本阐释的理论脉络**节 文本阐释革命一 “阐释”的词源学解读二 文本意义“解读技艺”的阐释学三 普遍方法论阐释学的观念四 “真理价值意义”与“理论应用性”缺失第二节 文本阐释与生命表征一 关于“精神科学”的独立性二 作为“精神构建”的阐释学思想三 对“主体历史性”的忽略第三节 作为“存在”的文本理解一 现象学理论的转承二 “此在”与理解的“存在”三 阐释的“历史性”问题第四节 历史文本阐释观一 “哲学阐释学”的确立二 “主体视域”与“历史理解”第五节 文本的深层阐释一 社会批判的理论观念二 理论旨趣的殊异第二章 电视文本的意义与结构**节 “文本”的观念溯源一 古希腊早期的“文本概念”二 近代精神思潮的“文本观念”三 现代文本理论的“文本话语”第二节 电视文本的意义表征一 电视文本的符号表征二 电视文本的话语表征三 电视文本的文化表征第三节 电视文本的意义结构一 未定的文本意义体系二 作为语言集合体的文本第三章 电视文本的开放性**节 电视受众文本认知的“意义自足性”一 形式主义语境的电视文本开放性二 叙事学语境的电视文本开放性三 符号学语境的电视文本开放性第二节 现象学范式:电视文本体验的“意向性构建”一 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二 电视文本的“意义空白填充”三 电视文本的“召唤结构”第三节 解构主义范式:电视文本理解的“互文特征”一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二 电视文本的互文性与开放性三 多元的电视文本开放观第四节 阐释学范式:电视文本解读的“主观主义”一 文本理解的主客体辩证关系二 基于实践存在的电视文本接受三 电视文本开放性与阐释有效性第四章 文本阐释与电视受众主体性**节 主体性的话语流变一 笛卡尔与主体性问题二 主体性的实践维度三 主体性的自主维度四 主体性的自为维度第二节 古典主义阐释学与电视受众主体性一 电视文本意义理解的严格性二 “从属性”的电视受众主体三 “主客体二元论”的局限性第三节 现代阐释学与电视受众主体性重建一 “主体性”的再发现二 “主体间性”与主体存在三 作为“人学意蕴”的电视受众第五章 电视文本阐释的“效果历史”原则**节 “效果历史”与文本一 “效果历史”的理论渊源及其历史性二 文本理解的历史性三 “效果历史”的经验结构第二节 电视文本意义阐释的问答逻辑一 文本理解与真理的“辩证法”二 电视文本发问与“意义的呈现”三 受众对于真理性的探寻第三节 电视文本理解的“时间间距”一 “时间性”问题与“时间间距”概念二 “疏离化效应”与电视文本意义凸显三 语言与电视文本理解的时间间距第六章 电视文本意义理解的“前见”机制**节 “前见”机制的理论阐发一 “前见”的理论释义二 海德格尔的“先在结构”论三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观念第二节 “前见”在电视文本意义理解中的作用机制一 “前见”机制的三重话语维度二 “判断与预期”对电视文本理解的影响三 电视文本理解行为的差异性第三节 电视文本理解的“前见”意义反思一 “前见”的方法论意义二 电视文本意义界限的非重叠性三 电视文本与客观实存的反思关联第七章 电视文本意义理解的规定性**节 文本意义理解的规定一 文本原初意义对于理解的制约二 作为主体与历史沟通的理解三 文本作者原意对理解的限定四 主观主义文本阐释理解的相对性第二节 电视文本阐释规定的基础性原则一 文本阐释规定性与阐释有效性二 阐释的连贯性原则三 阐释的互文性原则四 阐释的经济性原则第三节 语言交往共同体:电视文本阐释的界限场域一 早期理论对于语言功能的忽略二 “语言交往共同体”的理论生成三 语言共同体与电视文本阐释规定性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文本与理解-阐释学视野下的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研究

书名:文本与理解-阐释学视野下的电视受众接受分析研究

作者:李鹏

页数:249

定价:¥56.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6189207

PDF电子书大小:12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