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本书特色

[

本教材分为三部分,总论包括温病学发展史、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理论、温病常用诊法、温病常用治法、温病的预防,各论包括对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瘟疫、温毒等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的介绍,原著选读包括《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的代表条文。全书既力求突出临床的实用性,又重视对经典理论的传承,以期为现代温病临床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内容简介

[

内容与*考试大纲相适应。由教学名师领衔编写,内容精练,语句简洁,突出实用

]

作者简介

[

冯全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导,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主编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创新教材《瘟疫学》。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多项。杨爱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导。

]

目录

总论
**章温病学发展史3
一、
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 / 4
二、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 4
三、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 5
四、
发展阶段(近现代) / 6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8
**节温病的特点 / 8
一、
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 / 8
二、
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 9
三、
病程发展具有规律性 / 10
四、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 10
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 / 11
一、
温病的范围 / 11
二、
温病的命名 / 11
第三节温病的分类 / 11
一、
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 12
二、
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 12
第四节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2
一、
温病与伤寒 / 12
二、
温病与温疫 / 14
三、
温病与温毒 / 14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6
**节温病的病因 / 16
一、
风热病邪 / 17
二、
暑热病邪 / 17
三、
湿热病邪 / 18
四、
燥热病邪 / 18
五、
温热病邪 / 19
六、
温毒病邪 / 19
七、
疠气 / 19
第二节温病的发病 / 20
一、
发病因素 / 20
二、
感邪途径 / 21
三、
发病类型 / 22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24
**节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 24
一、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的基础 / 25
二、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变化 / 26
三、
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和相互传变 / 27
第二节三焦辨证理论 / 28
一、
三焦辨证理论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28
二、
三焦的证候与病机变化 / 29
三、
三焦的病程阶段和相互传变 / 32
第三节温病辨证理论的运用 / 33
一、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 33
二、
温病辨证理论与其他辨证理论的关系及综合运用 / 34
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37
**节温病的特色诊法 / 37
一、
辨舌 / 37
二、
验齿 / 41
三、
辨斑疹 / 42
四、
辨白 / 43
第二节温病的常见症状 / 44
一、
发热 / 44
二、
汗出异常 / 45
三、
二便异常 / 45
四、
神志异常 / 46
五、
痉 / 47
六、
口渴 / 47
七、
出血 / 47
八、
厥脱 / 48
第六章温病常用治法50
**节温病治则及确立治法的依据 / 50
一、
温病治则 / 50
二、
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 51
第二节温病的主要治法 / 52
一、
泄卫透表法 / 52
二、
清解气热法 / 53
三、
和解表里法 / 53
四、
祛湿清热法 / 54
五、
通下逐邪法 / 54
六、
清营凉血法 / 55
七、
开窍醒神法 / 55
八、
息风止痉法 / 56
九、
滋阴生津法 / 56
十、
固正救脱法 / 57
第三节外治法 / 57
第四节温病兼夹证治疗 / 58
一、
兼痰饮 / 58
二、
兼血瘀 / 58
三、
兼食滞 / 59
四、
兼气郁 / 59
第五节温病瘥后调理 / 59
一、
正虚未复 / 59
二、
余邪未尽 / 60
三、
复证治法 / 60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62
**节温病预防的意义 / 62
一、
温病预防的意义 / 62
二、
古代中医学对温病预防的认识 / 62
第二节温病预防的方法 / 64
一、
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 64
二、
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 65
三、
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 66
各论
第八章风温71**节病因病机 / 72
一、
病因与发病 / 72
二、
病机演变 / 72
第二节诊断 / 72
一、
诊断依据 / 72
二、
鉴别诊断 / 73
第三节辨证论治 / 73
一、
辨治要点 / 73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74
第九章春温85
**节病因病机 / 86
一、
病因与发病 / 86
二、
病机演变 / 86
第二节诊断 / 87
一、
诊断依据 / 87
二、
鉴别诊断 / 87
第三节辨证论治 / 87
一、
辨治要点 / 87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88
第十章暑温102
**节病因病机 / 103
一、
病因与发病 / 103
二、
病机演变 / 103
第二节诊断 / 103
一、
诊断依据 / 103
二、
鉴别诊断 / 104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04
一、
辨治要点 / 104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05
第十一章湿温119
**节病因病机 / 120
一、
病因与发病 / 120
二、
病机演变 / 120
第二节诊断 / 121
一、
诊断依据 / 121
二、
鉴别诊断 / 121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22
一、
辨治要点 / 122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23
第十二章伏暑135
**节病因病机 / 136
一、
病因与发病 / 136
二、
病机演变 / 136
第二节诊断 / 137
一、
诊断依据 / 137
二、
鉴别诊断 / 137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38
一、
辨治要点 / 138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38
第十三章秋燥147
**节病因病机 / 147
一、
病因与发病 / 147
二、
病机演变 / 148
第二节诊断 / 148
一、
诊断依据 / 148
二、
鉴别诊断 / 148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48
一、
辨治要点 / 148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49
第十四章温疫156
**节病因病机 / 157
一、
病因与发病 / 157
二、
病机演变 / 157
第二节诊断 / 158
一、
诊断依据 / 158
二、
鉴别诊断 / 158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58
一、
辨治要点 / 158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59
第十五章温毒169大头瘟 / 169
**节病因病机 / 170
一、
病因与发病 / 170
二、
病机演变 / 170
第二节诊断 / 170
一、
诊断依据 / 170
二、
鉴别诊断 / 171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71
一、
辨治要点 / 171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72
烂喉痧 / 174
**节病因病机 / 174
一、
病因与发病 / 174
二、
病机演变 / 174
第二节诊断 / 175
一、
诊断依据 / 175
二、
鉴别诊断 / 175
第三节辨证论治 / 176
一、
辨治要点 / 176
二、
常见证候辨治 / 176
原著选读
第十六章叶桂《温热论》选185
一、
温病大纲 / 186
二、
邪在肺卫 / 188
三、
邪陷营血 / 189
四、
流连气分 / 190
五、
邪留三焦 / 190
六、
里结阳明 / 191
七、
论湿 / 192
八、
辨舌验齿 / 193
九、
辨斑疹白 / 198
十、
论妇人温病 / 199
第十七章薛雪《湿热病篇》选202
一、
湿热病提纲 / 202
二、
邪在卫表 / 204
三、
邪在气分 / 205
四、
邪入营血 / 208
五、
变证 / 209
六、
类证 / 213
七、
善后调理 / 217
第十八章吴瑭《温病条辨》选219
一、
温病大纲 / 219
二、
上焦篇 / 220
三、
中焦篇 / 224
四、
下焦篇 / 232
五、
治病法论 / 236
方剂索引240

封面

温病学

书名:温病学

作者:冯全生,杨爱东主编

页数:241页

定价:¥38.0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01

ISBN:9787547843635

PDF电子书大小:4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