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

节选

[

一 闺闱才藻
  孟母、杜泰姬教子
  在古代中国,女性*本质的使命就是做丈夫的妻子,做子女的母亲。所以,几乎所有对女性的教育和评价,都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的,而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也主要是针对这两点的。如果由于妻子的原因,使得丈夫不得父母的欢心,不得家族的认可,甚至违背了基本的伦常规范,那么这位女子无可辩驳地要受到社会的批评。她们可能是丈夫、子女罪恶的承担者,也可能是丈夫、子女荣耀的分享者。女性的成功,在于她成就了丈夫和儿子的道德功业,自己也因此获得荣耀和赞誉。
  所以,相夫教子成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美德,而这其中首先看重的则是女子的贤淑,一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精神,一种温良娴静的个性和气质。从中国*早的诗集《诗经》中就表现出这种倾向。相对而言,并不看重女性的才能,无论是料理家务的才能,还是在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才能。这种观念对女性才能的
培养和发挥是十分不利的。可是,为了培养女性相夫教子的品德,也要通过一系列家庭礼仪和道德的教化,所以,这种旨在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东西,为女性打开了“知书达理”的大门。东汉班固之妹班昭作《女诫》,虽然以男尊女卑为主导思想,但还是在“夫妇”一节中倡导女性的“妇德”教育。“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受过教育的女性,更容易遵循事夫从夫的道德,这是班昭的见解。但受过教育的女性,也从此走向了文化和文学的领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才德兼备的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在相夫教子方面也留下了很多美谈佳话,中国汉代的《列女传》就记载了很多母仪特著的女性,而后来的女先生也写了针对女性进行道德规谏的著作,成为属于女性的读本。
  这其中,孟子的母亲成为一个典范。孟子之母,善于教子。有人以为,孟子幼年丧父,所以由母亲教育成人。而后人认为不然,当是孟子之父出游,所以多受慈母教训。这两种解释实际上代表了接受母教的两种典型范式:其一是丈夫早逝,寡母教子;其二是丈夫游学,代夫教子。而且相对来说,第二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更为普遍。
  ……

]

本书特色

[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来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以确凿的史料为根基,用新的视角或现代意识,采取富有文采、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其进行历史阐释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浓郁的文化观照和历史反思是该丛书的特色。该丛书强调“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的张力”,即灵活多样和巨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视具体情况,分为若干辑陆续推出,逐步完成对文化中国重大历史、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形成一个大众精品系列群。该丛书已出版三辑19册。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

内容简介

[

本书关注的是为数不太多,但却极富才情,给中国文学大厦增添了一笔亮丽色彩的女诗人、女作家群。品读她们的作品,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女性对自己的爱情世界和婚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同时还可以体会到女性对发扬母教优良传统、培养家族文化氛围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怎样于家宅内部组成由母女姊妹等参与构成的文学社团、如何逐渐步入社交场合并产生影响。

]

目录

引言一 闺闱才藻 孟母、杜泰姬教子 宋代文化中的母教 家宅内的文学 郑允端与薛氏姐妹 群星璀璨的女诗人 江南才女与家族文化二 婚姻中的女声 恩爱夫妻的情感交流 闺阁之中的恋曲 内宅的伴读和诗友 情感的慰藉 朱淑真和张玉娘 管道升和黄娥三 李清照与赵明诚 故乡湖山与家学 天真烂漫的少女 政治旋涡中的爱情 金石之缘 遭遇离乱 凄凉晚景四 宫闱才女 才貌兼备的嫔妃和女官 塞北哀鸿的悲吟 契丹萧后的宫词五 婢妾与歌妓 妾的命运与才华 才艺娱人的歌妓 一代名妓柳如是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封面

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

书名: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

作者:李俊 著

页数:239

定价:¥31.0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807102502

PDF电子书大小:4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