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节选

[

**章 差别:
“人生而平等!”是体现社会的民主与公正的一句经典名言,它更成为西方大众用来标示自我的个体意识一句旗帜性话语。当然,“人生而平等”遵循的是每个个体同等的生命权力以及社会所给予每个个体的平等的发展机会。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公平社会的*高境界,但其实也是一个永无彼岸的乌托邦境界。因为,我们在现实的社会中会发现,这句话其实是一个*经典的谎言。我们必须承认,人其实是“生而就不平等”的!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但却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人生而有异,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美有丑、有穷有富……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这些差异都不得不被打上社会的烙印,而成为左右其生存机会的重要因素。差异至少与不平等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没有差异的社会又是了无生趣的。因此,人本质上其实又渴望并维护着差异的存在。人总是喜欢标新立异,总是希望与众不同,这其实就是一种制造差异的行动。而人类所一直倡导的“创新”精神也同样是一种“差异”文化的驱使物,“新”即意味着不同。“创新”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差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差异”也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内驱动力。
那么,差异究竞在人类社会中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人对不平等的认识来源于对差异的认识,不平等是因为存在着差异。但差异是否成了导致不平等的根源?
  ……

]

内容简介

[

本书包括学校文化研究的社会学路径、自然差异、社会区隔、身体建构、情感的权利、日常生活的游击战、教学前线的阵地战、作为大众的“师”与“生”、抉择的资本等内容。

]

目录

序导论**节 教育研究问题的确立 1.研究者的“教育观” 2.教育研究的视域第二节 学校文化:教育研究的一种视野 1.文化研究的诞生 2.“学校文化”的内涵 3.“学校文化”作为研究视角第三节 学校文化研究的社会学路径 1.研究范畴:大众社会 2.核心关系:大众文化与学校 3.研究方法及材料选择 4.关于本书的相关说明**章 差别 **节 自然差异  1.“中”与“西”  2.“城”与“乡”  3.“男”与“女” 第二节 社会区隔  1.“教”与“闲”  2.“雅”与“俗”  3.“优”与“劣” 第三节 差别的效用  1.文化空间  2.身份符码  3.权力格局第二章 控制 **节 身体建构  1.身体社会化  2.“学校化”的身体 第二节 社会寓言  1.专家  2.公平  3.秩序 第三节 情感的权力  1.情感社会化  2.“好人”哲学 第四节 文化的宰制  1.语言规范  2.文化阉割第三章 对抗 **节 日常生活的游击战  1.假意逢迎  2.弱者联盟  3.意义拒斥 第二节 符号沙场的信息战  1.逻辑否定  2.语义转接  3.文化背离 第三节 教学前线的阵地战  1.冷眼看师  2.直言戏师  3.挺身斗师  4.师生对垒第四章 抉择 **节 作为“大众”的师与生  1.“圣师”与“贱民”  2.“差生”与“凡人”  3.“人”与“猿” 第二节 学校中的大众行为  1.“检讨”事件  2.“退学”风波 第三节 抉择的资本  1.游戏化的妥协策略  2.人文主义的关怀取向  3.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结语 寻找回来的世界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高贵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书名:高贵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周宗伟 著

页数:239页

定价:¥28.0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01

ISBN:9787811014648

PDF电子书大小:9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