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第3版)

节选

[

前言
    《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二》(第三版)是与《人体生理学》(第三版)配套的辅助教材。本
书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补充和修改,强化了一些生理学中重要概念和理论的内
容。删减了旧版本中一些不适当的题目。
    本教材不仅适用于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的同时巩固和检验自己对课
程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并可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前用
较少的时间复习掌握生理学的重要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参加本书编写的作者均为医学院校工作在**线的有经验的教师,为了贡献给读者一本
好读有用的辅助教材,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由于我们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会存在一
些不足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07.8

,

 第五章呼  吸
    复习要点
    一、呼吸的概念、意义和基本环节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oz并排出cO。机体与外界环境
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
    呼吸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中Oz和COz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
进行。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①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
程;②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③气体运输,即以血液为
媒介,O和CO在肺与组织之间的运输过程;④组织换气,是指组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
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L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内表面覆盖着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气体形成液一气界面。由于液一气界面有一定曲
度,使液体分子间引力的合力指向肺泡中央,使肺泡趋于缩小,这种力称为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表面张力占肺回缩力的2/3。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
脂,以单分子层形式分布在液一气界面上,其分布密度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或随肺泡
半径的增大而变小。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小肺泡或呼气时,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的密度大,所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大肺泡或吸气时,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小,
所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弱。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①降低肺回缩力,减小吸气阻力,有利肺扩张,防止肺不
张;②维持在呼吸周期中肺泡容量的相对稳定,防止吸气末肺泡过度膨胀和呼气末肺泡过度塌
陷;③维持相连通的大小肺泡内压的相对稳定,避免相连通的小肺泡塌陷、大肺泡过度膨胀的
现象发生;④减弱肺泡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三、胸内压和肺内压
    1.胸内压
    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均低于大气压,习惯上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的形成:①胸膜腔的密闭性和两层胸膜间浆液的内聚力作用,使肺跟随着胸廓
被动地运动;②人出生后胸廓的增长速度大于肺的增长速度,因而肺始终处于被胸廓牵拉而
扩张的状态,使有弹性的肺产生了回缩力(肺回缩力一肺泡表面张力+肺组织弹性纤维和胶
原纤维的弹性回缩力);③肺经呼吸道与大气相通,使胸膜腔受到大气压和肺回缩力两种力
量的作用。因此,胸内压一大气压一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0,则:胸内压一一肺回缩
力。可见胸内负压是由肺回缩力造成的。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可使肺保持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②可降低心
房、腔静脉和胸导管内压力,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因胸壁贯通伤或肺损伤造成气体
进人胸膜腔内,称气胸。
    2.肺内压
    是指肺泡内的压力,肺内压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交替升降。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在临床上当病人呼吸停
止时,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可人为改变肺内压,使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产生压力
差,以恢复和维持肺通气,这就是人工呼吸的依据。
    四、肺通气的动力
    1.肺通气的动力
    肺通气的过程是由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出现的压力差引起的。压力差的形成是由于呼吸
运动引起肺的张缩,造成肺内压的呈周期性变化所致。因此,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而由此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则是肺通气的直接
动力。
    2.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舒缩而引起胸廓有节律地缩小和扩大的活动。
    3.呼吸运动的形式
    呼吸运动的形式是根据呼吸用力的程度或参与呼吸活动呼吸肌主次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呼
吸形式。
    (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平静呼吸指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每分钟约12~18次。参与平静呼吸的呼吸肌主要
是膈肌和肋间外肌。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压力降低,引起吸气。膈肌
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压力升高,引起呼气。因此,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
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指机体活动时加深、加快的呼吸运动。用力吸气时,除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加
强外,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角肌等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
外,还有肋间内肌和腹肌等呼气肌收缩。因此,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是腹式和胸式呼吸的混合型。
    胸式呼吸:以肋间肌舒缩引起胸廓变化的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以膈肌舒缩引起腹壁起伏明显的呼吸运动。
五、肺通气阻力
  (一)弹性阻力
  1.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弹性阻力是指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变形的力。一般用顺应性来衡量。顺应性反映弹
性组织(如肺、胸廓等)在外力作用下的可变形性,常用单位压力所引起的容积变化(L/
cmH0)来表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
  2.肺弹性阻力
  肺弹性阻力即肺回缩力,由肺泡表面张力和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共同组成。肺弹性阻力方
向向内,吸气时为阻力,呼气时则为动力。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肺水肿、肺纤维化等,肺
弹性阻力增大,顺应性减小,可致吸气困难;肺气肿患者,因弹性组织破坏而致弹性阻力减
小,肺顺应性增大,多伴有呼气困难。
  3.胸廓弹性阻力
  胸廓弹性阻力即胸廓的弹性回位力。当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相当于平静吸气末的肺容
量),其弹性回位力为零。当胸廓小于自然位置时,其弹性回位力方向向外,成为呼气的阻
力,吸气的动力。当胸廓大于自然位置时,其弹性回位力方向向内,成为吸气的阻力,呼气
的动力。可见,用力吸气会导致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同步增大,使吸气动作的继续增强受到
限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顺应性减小,常见于胸廓畸形、胸膜肥厚及肥胖等患者。
  (二)非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很小,气道阻力
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约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气道阻力是指气体通过呼吸道
时,气体分子问及气体分子与气道管壁之间的摩擦力。气道阻力的大小与气流速度成正比、
与呼吸道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呼吸道平滑肌的舒缩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迷走神经兴奋及前列腺素Fz。、组胺、白
三烯、内皮素以及吸入过多的C02对呼吸道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使气道阻力增大。交
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前列腺素E。等体液因素,可使呼吸道平滑肌舒张,呼吸道口径增
大,气流阻力减小。故临床上常用拟肾上腺素能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来解除
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
    六、肺容积和肺容量
    (一)肺容积
    肺容积是指肺在不同状态下容纳气体量的变化。有四种基本肺容积。
    1.潮气量
    潮气量是指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范围400~600ml,它反映肺的
一次通气幅度。
    2.补吸气量
    补吸气量是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人的*大气量。正常范围1500~2000ml,它反映
肺的吸气储备能力。

]

封面

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第3版)

书名: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第3版)

作者:朱文玉

页数:266

定价:¥26.5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1-08

ISBN:9787811164091

PDF电子书大小:15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